吃肉的错误方法有哪些 当心吃肉不得当易致癌症

导读: 1.吃烧煮过度的肉 2.用热水浸洗猪肉 3.吃病死的猪肉 4.吃太多瘦肉 5.吃豆猪肉 6.食用高温油炸的咸肉 7.吃肉疙瘩

吃肉的错误方法

1.吃烧煮过度的肉

无论吃什么肉,人们都感到炖煮得越烂越好。于是,高压锅便应运而生,用它来炖排骨等,十几分钟的时间,连骨头都变得软绵绵的。

但是,在200℃~300℃的温度下,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种化合物,其中9种有致癌作用。

当代生活中,工业污染对人体致癌影响占50%,而饮食的影响占35%。以前我们低估了食物中的有毒化学物致癌这一因素。在芳族胺基化合物问题没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过度烧煮的肉。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炉烧肉,然后倒掉有许多化合物的肉汤,这样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

2.用热水浸洗猪肉

有些人常把买回来的新鲜猪肉放在热水中浸洗,这样做,会使猪肉失去很多营养成分。

猪肉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分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点是15℃~16℃,极易溶于水。

当猪肉置于热水中浸泡的时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会丢失。同时,在肌溶蛋白里含有机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钠盐等成分,丢失它们会影响猪肉的味道。因此,猪肉不要用热水浸泡,而应用凉水快速冲洗干净,不可久泡。

3.吃病死的猪肉

猪的胃肠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细菌,有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在猪患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细菌经淋巴管进入血循环,在内脏和肌肉组织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病猪死后的肉由于发生质的变化,蛋白质被破坏、凝固,又极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了这种带病菌的死猪肉后就可能感染发病。

如果人吃了受沙门氏菌感染而病死的猪肉,就可能也受沙门氏菌感染而发生急性胃肠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高烧及其他并发症,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切不可食用病死猪肉。

4.吃太多瘦肉

瘦肉是很多人喜欢吃的,因为既不会发胖又能保证营养的摄入。但吃瘦肉也要把握好度。瘦肉吃多未必是好事。瘦肉中含大量蛋氨酸,在酶的催化下可变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过多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大家吃瘦肉要适量,最好与新鲜蔬果或粗粮搭配着吃。

5.吃豆猪肉

豆猪肉也不能吃。豆猪肉是猪囊虫寄生在猪体内引起的病致死的猪肉,人如果吃了未煮熟的豆猪肉,囊虫会在人的小肠中发育为钩绦虫。

虫卵在猪肠内孵化成细虫,再通过肠壁进入血流,到达全身各部,会在肌肉或脑中发育成囊虫,所以切忌食用豆猪肉。

6.食用高温油炸的咸肉

咸肉含硝,油炸油煎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咸鱼、咸肉、香肠、火腿等食品时,忌煎炸。正确的食用方法是:把咸肉、香肠、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亚硝胺随水蒸气挥发。

同时,烧制咸熏食物时最好加些米醋,因为醋有分解亚硝酸盐的作用,而且能杀菌。

7.吃肉疙瘩

食用时应易除猪脖子等处灰色、黄色或暗红色的肉疙瘩,即称为“肉枣”的东西,因为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苦食用则易感染疾病。

吃肉不当易致癌,损害健康大危害

肉作为日常膳食之一,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相信也有很多人是食肉族,肉虽然有营养好吃,但也要讲究食用方法,不合理的方法不仅会使肉的营养价值丢失,而且可能会吃出癌症来。


  

1

、烹煮过度的肉容易致癌


  相信喜欢吃肉的人,都会喜欢上东坡肉、红烧肉等一些烹煮的很烂的肉,那口感肥而不腻,深受诸多吃货的喜爱。而且在烹调方法上,人们都感到炖煮得越烂越好。但是,最新研究表明:在200℃~300℃的温度下,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种化合物,其中9种有致癌作用。
  另外,食品专家表示,火锅中过长时间烧煮肉类也可能会产生一类致癌物质。吃火锅时,锅食品中的肉类、鱼类、内脏等肉类能在长时间高温烧煮过程中释放胺类物质,胺类中的二级胺类与亚硝酸盐结合,会形成一类致癌物质———亚硝胺。

  

2

、烤焦的肉也容易致癌


  烧烤是时下很多人都喜欢的饮食方式,在炭火的烘烤下,把肉的原汁原味逼出来,那是何等的美味。但烧烤的火候一般人都不能很好的把握,烤焦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证实,高温猛火烹制出的焦烤肉含有致癌物质,使经常食用的人患胰腺癌几率增加60%。而中国的医学研究也证实,任何动物类脂肪烧焦后都会产生有害物质,不能食用。
  专家指出,动物脂肪烧焦后,会产生一种强致癌作用物质,它与人体的脱氧核糖核酸结合,可引起细胞突发变异,导致癌症的发生。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少儿,吃了烤焦的鱼、鸭、鸡等含有动物脂肪的肉类,会严重损害体内生长机制,引起细胞变异;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若吃了烧焦的烤肉类,更容易诱发癌症。
 

 

3

、腌制的咸肉油炸容易致癌


  腌制过的肉类方便存储,是很多地方保存食物的一种方式,而且有种很好的口感。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的美食。但是这些美味如果吃不对,就会威胁人体的健康和安全。这种腌制过的咸肉是不能直接油炸烹调。因为咸肉中含有较多的亚硝基化合物,在高温作用下,亚硝基化合物和二甲基亚硫胺等致癌物含量会大量增加。食用后会增加致癌风险。因此,在食用此类食物时,一定要做好“前处理”才会更加安全。好的办法是:先把咸鱼咸肉泡泡,随后用水煮一下或蒸一下,等开锅后去掉汤汁,最后再直接食用或炒菜。这样,食物表面的致癌物、油渍、灰尘以及多余的盐分都会大大减少,让人们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常吃快餐当心患上大肠癌,大肠癌主要症状有哪些

  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在恶性肿瘤中,已成为居民的第三大“杀手”。饮食中脂肪、蛋白质增加比例过高,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相对不足,是导致结直肠癌高发的原因之一,提醒爱吃快餐的人,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少吃为妙。

  常吃快餐当心惹上大肠癌

  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在恶性肿瘤中,已成为居民的第三大“杀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上升更为明显。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将对国人健康造成灾难性后果。大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也可称为结直肠癌。肠癌属于下消化道肿瘤,一定程度上讲,与吃得过好有关,因此也被认为是种“富贵癌”。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肠癌发病率略低,但增长速度却比他们快。三四十年前,大肠癌在我国“癌症杀伤力排行榜”中,居第6位,如今已跃居第3位。广州疾控中心数据显示,10年间大肠癌发病率上升了50%;30年间,上海大肠癌患病人数也增加了5倍多。

  快餐食品包括汉堡、炸鸡、牛肉饼、炸薯条、碳酸饮料等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少纤维素而着称,容易吸收而很少残渣,在西方倍受大众青睐。又因其方便快捷而得到上班族喜爱。但高脂肪膳食促使肝胆汁分泌增多,胆汁中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厌氧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脱氧胆酸及石胆酸,而脱氧胆酸和石胆酸是促癌物质,日久刺激便形成直肠癌。因此,如果有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又缺乏运动,那么直肠癌很容易找上门。

  大肠癌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大便能帮我们发现大肠癌,一定程度上可看出肠道的健康程度。我讲课时常会用一个小孩趴在马桶边好奇观察的图,来体现观察大便的重要性。

  如果便血,大便变细或形状不规则,排便习惯改变,出现腹泻、便不净等情况,就应及时就医。然而,由于都有便血症状,很多大肠癌在早期易被误诊为痔疮。

  几十年前,我曾遇到过两个至今难忘的病人,都才二十几岁,出现便血却一直以为是痔疮,来我这看病时已是直肠癌晚期。所以便血时,建议及时去医院做大便潜血等检查,以排除大肠癌的风险。这是因为肿瘤长在结肠靠近肛门的位置,发生破溃出血,大便就会有血。如果肿瘤长在升结肠,肉眼虽然看不到血,但大便潜血检查能发现。如果大便潜血结果呈阳性,说明结肠有问题,需做肠镜等检查。

  除大便异常外,经常腹胀的人也需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腹胀特别难受,且在一段时间内突然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此外,肠梗阻患者也需排除结肠癌,临床上有不少肠梗阻患者,在手术后才发现是结肠癌。

  既然大便如此重要,便秘会不会增加大肠癌风险?我想说,大肠癌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便秘与大肠癌直接相关。但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有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最好在固定时间排便,宁可提前一点去厕所,有了便意千万别忍着,别让废物在体内停留过长时间。

  大肠癌常常出现的症状通过养生网的介绍你了解了吗?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帮助。同时提醒大家要注意平时的饮食清淡,保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