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至吃什么? 盘点南京冬至必吃的美食

导读: 1、饺子 2、鸡汤 3、豆腐 4、鲢鱼

  南方冬至吃什么?每逢“冬至”节,南京百姓都会更换新衣,往来庆贺,相互馈赠,商铺、手工作坊、学堂都放假一天,风俗一如过年。民谚曰:“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年,东家不放不肯歇”。由此可见,“冬至大似年”之谚也是一点不虚了。其实南京人过冬至必吃的美食是鸡汤和豆腐!当然,饺子也是南京冬至常备的食物。到底南京冬至吃什么?小编为您介绍南京冬至的习俗。

  1、饺子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不少“老南京”至今保留着冬至吃饺子的习俗。饺子最初是一种防治冻疮的食疗方,相传是“医圣”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

  南京人冬至开始吃的“冬饺”和其他季节吃的就是不一样,总结起来突出在“姜”、“辣”、“杂”、“勤”四个字上头。

  “姜”就是这时候的饺子馅里特为多了不少生姜。“辣”就是这时候吃饺子除了醋碟子外还多了个倒了一半胡椒(辣椒)酱的碗儿。“杂”是指南京人这时候的饺子馅里除了通常的肉、青菜或黄芽菜外还特为多了黑木耳、豆腐、萝卜、金针菜等南京人的冬季食补材料,真是叫“五颜六色,好吃最佳”。“勤”指的是南京人进了冬至后饺子就做得频繁了。

  2、鸡汤

  老南京过冬至有两样东西是必吃的--喝鸡汤、吃豆腐。按民间说法,在冬至这天喝鸡汤,可以补上一年。过去人冬至进补,是为了来年的春天有劲干农活。尽管现在生活好了,但冬至喝鸡汤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

  入冬时喝人参鸡汤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滋补方法。人参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冬季患上感冒的几率。鸡汤中加入红辣椒,不仅增加鲜香辣味,更有益健康。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抗菌功效,有助于缓解头痛等疼痛及鼻塞症状。柠檬汁可使经典鸡汤配方风味更加独特,同时还可增加额外的维生素C摄入量。

  不过,鸡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胆道疾病患者不宜多喝鸡汤,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参与,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起胆囊炎发作;胃酸过多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内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质,喝多了鸡汤会引起高氮质血症,加重病情。

  3、豆腐

  在南京老民俗中,冬至还要吃“豆腐”,寓意多福。南京人冬至要吃“小葱烧豆腐”,相传该习俗是从明代的刘基流传下来的。

  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命刘基负责营造皇城,因刘基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便遭到众贪官的联名诬告,说他贪污银两。朱元璋大怒,即命刘基将账本呈上备查。刘基便于冬至这天,左手提账本,右手提一瓦罐上殿见君。朱元璋好奇地揭开瓦罐,见是满罐的小葱烧豆腐;再抬头看刘基时,见他神色庄重,一身正气,才知自己错怪了忠良。于是便自我解嘲道:“小葱烧豆腐,一清二白”。

  打这以后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户户便吃小葱烧豆腐了。又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与南京类似,泰州、扬州、南通等地的冬至日习俗大抵如此。

  4、鲢鱼

  提起冬至,老南京人当然不能少了祭祖先。过去冬至祭祖,和春节祭祖一样隆重,供奉的祭物中最特殊的是鲢鱼,告慰祖先家门烟火连(鲢)绵不断的意思。祭过祖之后,还要将祭桌面向大门口朝外拜祭天地,南京人称作“接冬”。

  另外,南京于“冬至”所准备的家宴中,有吃糯米豆沙团,以取团圆。

南方冬至吃什么? 盘点南方冬至美食习俗

酸梨的营养价值

酸梨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酸梨富含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储存和提供热能,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维持蛋白质,解毒,增强肠道功能。

酸梨的功效与作用

酸梨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磷、铁等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具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经常吃些梨大有益处;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煮熟的梨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和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而酸梨更具有润燥消风、醒酒解毒等功效,在秋季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喝一碗梨汁可以缓解秋燥,有益健康。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酸梨的食用方法

酸梨生吃:

酸梨可直接食用,洗净果皮食用即刻,味酸生津。由于。

酸梨煮食:

酸梨还可以煮汤、煮糖水食用,清甜可口,风味独特。

酸梨腌制:

酸梨酸度较高,一般用来做酸梨醋,开胃消食。

酸梨的食用禁忌

溃疡和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酸梨、柠檬、杨梅、李子等含酸较高的水果,以防有损溃疡愈合。

哮喘的病人不宜吃枣等易生痰助热,有碍脾胃功能的水果。

便秘和有痔疮的患者不宜吃柿子、山楂、苹果、莲子,因为这些水果含鞣酸较多,会涩肠止泻,加重病情。

患有贫血的病人也不宜吃含鞣酸较多的橙子和柿子等水果,因为鞣质易与铁质结合,从而会阻碍肌体对铁的吸收。

肾炎、浮肿和肾功能不好的病人不宜吃香蕉,因为香蕉中含有较多的钠盐,吃了会加重浮肿,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酸梨的选购技巧

应该挑选个大新鲜,表皮相对光滑、没有明显损伤,脐部较深的酸梨。应该挑选个大新鲜,表皮相对光滑、没有明显损伤,脐部较深的酸梨。

酸梨果实约200克,扁圆形,成熟时比较酸,有点淡淡的甜。耐储运,以前多为冬季在水果比较稀少时吃,经过几个月的储存,果实变软,酸味降低,口感变好,但颜色较差好像变烂,因此北京天津等地也称烂酸梨。

酸梨本身酸度就较高因此,在农村直接用来作醋,称酸梨醋,酸梨醋酸度较低,有甜味,拌凉菜很好吃。 

  5、糍粑

  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做“小糍”。

  制作前将糯米洗净,放入饭甑蒸熟后,趁热迅速倒进石臼,两人或三人手握大木锤,不断使劲地捶捣,另一人配合用手不停翻转,使之捣捶受力均匀。捶至粘糊、绵韧状,趁热快速用手捏出小块状,放入早已准备好的豆砂糖粉中随心翻弄几下,便可食用,其味清香扑鼻,味道极佳。

  6、豆腐

  广西地区冬至吃豆腐包,把豆腐炸成一个空心的,把肉放进去,蒸熟。在常州,一直流传着冬至前夜吃胡葱炖豆腐的习俗。并有“吃了热一冬、不吃冻一冬”的谚语。

  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户户吃小葱烧豆腐。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与南京类似,泰州、扬州、南通等地的冬至日习俗大抵如此。

  7、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赤豆和糯米为1:2.5的比例,将赤小豆放入沸水锅内(赤小豆与水的比约为1:5)。煮至八成熟时捞出。另将糯米淘净后,用煮过赤小豆的汤浸泡一夜。次日把糯米和赤小豆搅拌均匀后,上笼屉蒸大约40分钟,即可食用。

  8、姜母鸭

  最有特色的冬至食品,当属闽台一带的姜母鸭,当地人会在这一天用正番鸭佐以姜汁,炖一锅滋补鸭汤,一来驱寒强身,二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以讨吉祥。

  厦门人喜欢在冬至吃姜母鸭进补。姜母鸭是用整块老生姜(不用切),去炖正番鸭,据说姜对身体很好,可以暖胃补肾。做法还有很多,比如还可以用四物(当归、黄芪、熟地、白芍)去炖,或者枸杞、人参炖,枣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枣、红枣都可以,中医认为,枣能补气、补肾。

  9、年糕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从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这一天,都要吃年糕。听过最极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顿,一顿不落,年糕变着法儿地吃出花样: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冬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过去打年糕是全村人的一件大事。每到农历十二月中旬,大家就集聚到一起,各自带来米粉,依照先来后到,按次序统一打制。每次打年糕,事先都要开个会,明确和粉、烧灶、上笼、打制等工序的人员分工,白天黑夜连续地打,直到各户人家年糕打好为止,场面十分壮观。

北方冬至吃什么? 盘点北方冬至美食习俗

  到了冬至这天,南方有吃汤圆的习俗,那么你知道北方冬至吃什么吗?饺子是必吃的美食之一,但北方冬至的饮食习俗还有很多,北方冬至的习俗是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则是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具体北方冬至吃什么,小编为您介绍。

  1、羊肉

  冬至开始,民间便开始从这天“数九”。对于老百姓来说,冬至莫过于吃。北方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在此时吃上一锅炖羊肉,更有御寒滋补的双重功效。

  羊肉性温,能抵御风寒、补身体,对风寒气喘、肾亏阳痿、气血两亏、腰膝酸软、肢冷腹痛、面黄肌瘦等症状有疗效。冬季人体阳气内藏,肾阳不足,容易出现手足冰冷,面目无华、体虚乏力等症状,而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历来被视为补阳佳品。冬季适当进食,可有效缓解上述症状。

  如果买肉回家弄,就要眼手都动起来。新鲜羊肉鲜红色,能看到清晰大理纹,不沾手,有弹性。冷冻和解冻后的羊肉,红肉部分和羊肉部分基本分离。如何去膻?羊肉充分清洗,放在冷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如果红烧,则用葱、姜、料酒先把羊肉腌半小时左右。如果清炖,水烧开后把羊肉下锅焯水两次,再用冷水冲。还可以在调味时加入啤酒或麻辣味重的调料、干辣椒或腐乳油碟。

  2、狗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狗肉属热性食物,一次不宜吃多。凡患咳嗽、感冒、发热、腹泻和阴虚火旺等非虚寒性病的人均不宜食用。

  吃完狗肉火锅后不宜喝茶,如果刚吃完狗肉就马上喝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进而诱发便秘。所以,吃狗肉后应该忌喝茶。

  3、馄饨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过去北京有冬至吃馄饨的说法,馄饨这类象征团圆的食物可谓是冬至餐桌上的首选。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那么冬至吃馄饨是怎么来的?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因此在北京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且不管传说不管真假,馄饨的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呢,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蛋白质种类齐全,有馅有皮,能起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了单一食物的营养价值。要想做出来的馄饨馅很香并且不油腻的话,在调制馅料的时候,要加入生姜,食盐,味精等调料去调制。

  4、饺子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我国北方地区民间素有吃饺子的习俗。关于冬至吃饺子的民间传说很多,最主流的说法是源自于张仲景。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不少乡亲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矫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因为目前天气总体干冷,大部分朋友可以选用牛羊肉这类温补驱寒的食材做饺子馅。如果您担心补过头,可以适当放些萝卜、芹菜或木耳等清淡去燥的食材来进行营养均衡。老年朋友易肠胃不好,饺子馅要吃清淡些,白菜猪肉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拌点素馅来吃。饺子最好是现吃现调,入味的馅心不要久存;肉馅制作的不要太细;花椒油调制馅心是最佳的调味油。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