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养生预防五种疾病 可轻松度过苦夏

导读: 1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原则 2自救器接力紧急避险方法 3自救器有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 4硬体救生舱存在的问题

重庆煤矿事故致22人死亡 网友质疑相关装置有无配设

6月3日17时40分南桐矿业公司砚石台煤矿井下4406S2回采工作面发生一起重大瓦斯事故,造成22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 重视,市委书记孙政才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全力、科学搜救被困人员,严防发生次生灾害。要求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追究责任。也有网友质疑:瓦斯抑爆预警设施和矿井通风装置有无配设?

据悉,事故发生时,当班井下作业人员28人,事故发生后5人安全升井,1人受伤,22人被困。目前,22名被困人员已找到,已被证实死亡。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有讲究 逃生方式巧选择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减少事故伤亡、避免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因此,研究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对提高井下紧急避险能力,减少事故伤亡人数,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原则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包括自救器、避难硐室或救生舱、避难路线及指示、应急预案、心理干预等。笔者参加了10起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调查,进行了现场勘察、查阅资料、逃生人员笔录、救护报告和尸检报告分析等工作,发现自救器是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紧急避险装备。

一般情况下,煤矿井下事故早期影响范围较小,但事故的进一步发展和次生事故的发生会波及整个矿井、救生舱和避难硐室,强大的爆炸冲击波会使救生舱倾倒和变形。

水灾淹井后,较大的水压会使水灌满救生舱。因此,遇险人员要抓紧时间逃离危险区域,到达地面—地面最安全。进入救生舱和避难硐室躲避,是无法安全撤至地面时的无奈选择,绝不是首选紧急避险方案。

很多煤矿事故的调查结论都说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的原则是:地面最安全,遇险人员应尽快撤至地面。当巷道被堵塞,遇险人员无法安全撤至地面时,应进入避难硐室躲避,等待救援。同时,用于煤矿井下的紧急避险装置和方法应不影响矿井通风、不引爆瓦斯等隐患、经济实用、利于安全生产。


2自救器接力紧急避险方法

事实证明,自救器是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紧急避险装备,在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瓦斯与煤尘爆炸、煤尘爆炸、炸药爆炸、矿井火灾等事故紧急避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自救器有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

佩戴过滤式自救器的人呼吸所需的氧气仍来自外界空气。过滤式自救器可用于氧气浓度不低于18%,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5%的灾区环境。瓦斯爆炸后,灾 区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一般小于18%,当煤尘参与爆炸后,一氧化碳浓度往往会超过1.5%。笔者参加一些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时发现,一些遇难矿工就是戴着 过滤式自救器死去的。

因此,入井人员应携带隔离式自救器。佩戴隔离式自救器的人吸入的氧气由自救器本身供给,与外界空气成分无关。隔离式自救器有压缩氧自救器和化学氧自救器两种。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东北监察分局在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中发现,一些化学氧自救器会在井下自燃。因此,笔者建议选用压缩氧自救器。

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步行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撤离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 (根据自救器防护时间确定)设置一个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内应设置压缩氧自救器,供遇险人员更换,从而保证遇险人员安全撤至地面。避难硐室设置的压缩氧自救 器数量,应能满足途经这里的所有遇险人员更换自救器的需要。

当巷道被堵塞时,遇险人 应进入避难硐室躲避,等待救援。为满足遇险人员避难的需要,避难硐室除设置压缩氧自救器外,还应设置供氧(或新鲜空气)设施、供水设施、食品、通信设施、医疗急救用品等,并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相连。


4硬体救生舱存在的问题

救生舱与地面的通信联络完全依靠井下现有的通信技术,瓦斯爆炸事故常常会造成通信电缆和光缆损坏,从而导致救生舱与地面的通信联络中断。

瓦斯爆炸事故常常会使移动变电站等大型机电设备倾倒和损坏,当然也会使硬体救生舱倾倒或变形,使遇险人员无法进入。

设置在巷道中的救生舱会增加通风阻力。目前,救生舱一般可容纳几人到十几人,而井下一个工作面往往有几十人同时工作,救生舱放得太少则不够用,放得太多则影响通风,在不影响通风的前提下怎样设置救生舱是个大问题。

救生舱制冷是保证舱内温度、为避险人员提供正常生存环境的关键。常见的制冷方法有制冷机制冷和冰制冷。制冷机制冷需要电源,非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在瓦斯超限时是不允许使用的,否则会成为引爆瓦斯的火源。冰制冷,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维持冰的结冰状态,成本较高。

硬体救生舱体积较大、长度较长,从地面运输到井下安装地点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立井提升的中小煤矿。若分体运输、井下组装,在运输过程中会损坏结合面,影响组装后的硬体救生舱气密性能。在煤矿井下,检测救生舱的气密性能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救生舱若采用井下供电,当瓦斯超限或发生瓦斯爆炸等事故时,供电会中断。若采用蓄电池供电,瓦斯达到爆炸浓度后,会被引爆。

救生舱一般针对瓦斯煤尘爆炸、火灾、瓦斯突出等事故设计与制造,在一定的水压下会渗水和淹舱。因此,用于水灾紧急避险的救生舱要解决带压防水问题。

救生舱首次投入成本高,日常维护成本也不低。


结论

在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中,自救器是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紧急避险装备。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应首选自救器接力紧急避险方法:入井人员佩戴压缩氧自救器;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步行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撤离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内设置压缩氧自救器,供遇险人员更换;当煤矿井下发生灾变时,遇险人员应尽快安全撤至地 面,地面最安全;当巷道被堵塞,遇险人员无法安全撤至地面时,应进入避难硐室躲避,等待救援;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的装置和方法,应不影响矿井通风,不会引爆 瓦斯等隐患,经济实用,利于安全生产。

夏季养生小常识 预防疾病管好五大出口

  现在正值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夏季虽是个养生的季节,也是疾病高发的季节,这个时候要注意预防疾病。人们常说,病从口入,但是这里要强调的“口”,是指眼、耳、鼻,还有皮肤毛孔和肛门。这些“出口”是影响夏季健康的关键。

  眼睛:多吃黄绿色的蔬果

 眼睛容易被紫外线晒伤。由于眼组织不同的结构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可导致许多急慢性眼科疾病。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夏承志建议,夏季保护眼睛不妨多吃一些黄绿色的蔬果,它们可过滤蓝光来护眼。

  鼻子:缓吹空调按穴位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杨明介绍说,鼻黏膜对温差变化非常敏感,出入空调房时最好先在门口缓冲一下。本身就有鼻炎的患者,空调温度不要开太低。此外鼻部周围有很多穴位,多按摩可增强鼻黏膜抵抗力。

  耳道:游泳之后勤“倒水”

 游泳时耳朵进水很常见,耳朵易受细菌感染而引起“游泳耳”,即外耳道炎。杨明主任建议,耳朵进水后要勤“倒水”,上岸后将头偏向一侧,并用手向后上方牵拉耳廓,并单腿跳跃,将耳内水流出来。当然最好办法就是游泳时戴上耳塞。

  毛孔:西瓜皮冰敷胜面膜

 夏天温度高,皮肤易出汗出油,青春期孩子还容易形成粉刺。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专家杜长明主治中医师说,把冰过的西瓜皮敷在脸上或毛孔粗大的地方,有很好的收敛毛孔、抑制油脂分泌及美白等功效。

  肛门:贴身衣物选纯棉

 夏季天气炎热,上班族往往久坐久站常造成肛门瘙痒、痔疮等疾病多发。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专家王元钊副主任医师建议,预防肛门瘙痒,贴身衣物最好为宽松舒适的纯棉制品。尽可能每晚用温水清洗肛门。

  小提示:夏天三个坏习惯太伤身

  渴了猛灌水:伤心

  天气一热,出汗多,容易渴,很多人端起杯子猛灌水,虽然解渴了,可我们的心脏就遭殃了!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黄力说,夏天适当补水能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但一次性喝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很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使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天气炎热,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大口饮水可能引起血管迅速收缩,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衰等病症。黄力建议,夏天喝水还是要少量多次,每次在200毫升(普通茶杯一杯)左右。不要等到渴得难受再喝水。早晨刚起床时,先喝一杯250毫升的温水,半小时之后再吃早餐,对肾脏及肝脏排毒非常有帮助。

  冷饮不离嘴:伤胃

  冷饮是解暑的必备神器,不过要是长期冷饮不离嘴,胃肠就受不了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继红教授指出,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削弱胃肠黏膜屏障的自我修复能力,严重还会诱发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不适。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更不宜喝冷饮,因大量冷饮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会诱发心绞痛。

  枕着手臂睡:伤手

  最近因午休时枕着手臂睡而将前臂压伤的人也不少。解放军309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亮表示,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睡眠姿势,除了容易诱发颈椎病外,还容易使手臂的血管和神经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严重的还会演变成局部性神经麻痹。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主任谢立科指出,这种睡姿还容易压迫眼球,长时间可能造成眼压过高,容易诱发青光眼。另外,趴着睡觉还会使人醒后出现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不仅没有达到休息的目的,反而会加重疲惫感。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预防四种疾病妙招

  夏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炎炎夏日,我们不仅要面临暑热的考验,还有注意预防疾病。因为夏季不仅温度高,湿度也较大,是肠道传染病和皮肤病发病的高峰期,因此,我们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更应注意夏季多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下面我们特别请专家给您夏季防病支招,一起来看看。

  热感冒

  天热流汗使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较差,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及时补充,人体的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很容易感冒。

  另外,一些人为了贪图凉爽,在热得满头大汗时喜欢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房间里长时间开着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发生。

  高温会消耗大量的体液,注意多喝白开水,饮水要少量多次,一般每次以300毫升至500毫升为宜,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

  再有,睡眠对治疗夏季感冒也颇有帮助,起码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助入眠。如果晚上睡得不好,可以在中午小睡一会儿。

  此外,膳食一定要合理,可以多吃一些像番茄、黄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细菌性痢疾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它除了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蚊虫传染也是夏季发生肠道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如疟疾就是通过蚊子叮咬带菌而传染的。

  所以在夏天,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因为天热很容易使食物变质,细菌极易生长。打开的水果,如西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24小时。

  还有,卤菜是夏天较受人欢迎的菜品,但是,做卤菜的人如果不注意卫生,吃的人也很容易感染病菌,所以最好少吃为妙。

  细菌性食物中毒

  每年夏季,特别是的七八月份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今年各地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夏季发生的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气候炎热,细菌易繁殖,人们吃进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就很容易发病。引发食物中毒的病菌有很多,如大肠杆菌、弧菌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多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集体发病。严重者还会引起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

  应对措施:严格做好炊具、食具及食物的清洁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凉拌菜里可以多加入生蒜杀菌;尽量不吃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食物应充分加热,放置过久的就不宜再吃。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并向急救中心呼救,同时保存食物,以便提供给卫生部门进行检疫。

  热中风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之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季最容易脱水”。

  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输向大脑的血液会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在预防方面,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要常饮水”。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视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劳。

  防暑降温要适时、适中,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多吃一些凉性食物,如苦瓜、皮蛋、莲子等。保驾”药物更要有备无患。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