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是什么时候 立冬如何养生

导读: 一、立冬是什么时候 二、立冬气候影响 三、立冬养生 背部保暖可助藏阳气 吃牛羊肉少食海鲜 四、立冬吃什么御寒

  随着立冬的到来,也预示着冬季的来临,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了。在寒冷的天气中,我们应该适当的调节我们的饮食结构,在立冬节气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那么立冬节气该如何养生呢?还有哪些养生方法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一、立冬是什么时候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二、立冬气候影响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江南及华南地区,及时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是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林区的防火工作也该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了。

  三、立冬养生

  背部保暖可助藏阳气

  农历上习惯将立冬作为冬天的开始,进入这一时节后,天地万物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自然界也表现为阴盛阳衰,此后气温降低、寒气袭人,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而且人体的阳气容易受到损伤,所以立冬后要注意保护阳气。同时,“立冬”也是人们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期,正好可以养精蓄锐,为第二年做准备。

  立冬的养生应做到精神安静,精神上要豁达乐观、合理用脑、保持良好心态。要保护阳气,不过度消耗阴精。在起居调养上要有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背部保暖才有利于阳气潜藏。同时还要适度运动,如做操、散步等。要节欲保精,减少房事。

  吃牛羊肉少食海鲜

  立冬后,人们在饮食上依然要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的食物,如桑葚、桂圆、甲鱼、黑木耳等。

  饮食宜清淡,要多吃热量较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来避免维生素缺乏,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牛肉、羊肉、乌鸡、豆浆、牛奶、萝卜、青菜、木耳、豆腐、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苹果、桂圆等都是立冬后比较适宜的饮食。此外,冬季养生可以多吃坚果,坚果是指油脂多的种子类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同时,要少吃海鲜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肥腻或过咸的食品,少吃脂肪、糖含量多的食品。如果要食疗,可食用黑芝麻粥、虫草老鸭汤等,可以补益肝肾、滋阴助阳。

  四、立冬吃什么御寒

  1、多吃主食,适当吃点羊肉、鹌鹑和海参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

  2、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

  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3、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4、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结语:立冬是养生保健的好时节,尤其是在饮食调养方面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身体健康,在平时不要穿过薄的衣服,不要吃生冷的食物,要多加运动,同时不要烦恼,保持愉悦的好心情。

立冬时节养生 如何注意饮食养生

  立冬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天气会越来越冷,这个时候我们可要做好保健工作,迎来新的季节。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立冬日我们该怎样注意饮食养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冬令进补,是国人数千年的习俗,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每逢这天,南北方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说是只有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立冬养生要注意一个“藏”字,达到敛阴护阳、养精蓄锐的目的。冬季需要“先天之本”——肾脏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此节气必须防寒养肾。

  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也有的中药店推出十全大补汤,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鸡或其他肉类做成的补品。

  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可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在冬季应少食生冷,尤其不宜过量地补。饮食上要以温补为主,还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重点吃滋阴潜阳、热量高的膳食,切忌过于燥热,更不能食生冷寒凉食物。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特别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立冬时节如何进补巧养生

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终于来了,立冬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降温天气,大家也开始对冬天如何养生进行了关注。入冬以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13.3.jpg

立冬时节如何进补巧养生

1、早睡晚起

立冬之后生活起居调养应该以“养藏”阳气为主,要适当早睡,早上也不宜起得太早,以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成年人来说,一天最好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晚上的睡眠时间不足,那么可在中午补睡半小时到一小时。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复精力、养阴培元,有益于在冬季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2、防寒保暖

早晚填衣放流感——冬天的风常为北风,同时,“寒”也是冬季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特点。中医认为,寒为六淫邪之一,故冬天应保暖避寒,老人尤其要暖好背。人起居宜早睡晚起,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且不要做剧烈运动。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3、推迟晨练时间

一般户外活动选择在上午9时半以后到下午4时之前进行最为适宜,“见太阳才运动”。这是因为冬季早晨气温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碍增加,血压容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增加,过早晨练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溢血等意外情况。

17.7.jpg

【立冬养生的注意事项】

1、防止热能过胜

一般人到了立冬时节,由于气候渐冷,我们为了维持体温,往往要进食过多来增加能量。然而摄入热量过胜,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这样不好。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巧防冬燥

初冬季,气候就变得晴朗干燥,因此主张应当润燥。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

3、饮食禁忌

此时节,应该特别注意,饮食一定要吃温热的食物,开始减少一下凉拌菜等类似的食物,要保证饮食多样化,多吃温热食物,以保障胃肠功能的正常代谢,避免腹泻等症状的发生。

30.0.jpg

 中医讲究立冬补冬、立冬养藏、滋阴补阳。冬季的传统养生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叩齿、干洗澡、揉腹、艾灸等。在日常生活中都可做,对身体很有益处。尤其是艾灸,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足三里、中脘、关元、气海,还可以在肚脐里放些盐,艾灸肚脐,那里是神阙穴,这个穴位对补益元气十分重要。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