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病因

完整的呼吸过程由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的外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环节来完成。参与外呼吸即肺通气和肺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严重病变,都可导致呼吸衰竭。

(一)气道阻塞性病变

气管支气管的炎症、痉挛、肿瘤、异物、纤维化瘢痕,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哮喘等引起气道阻塞和肺通气不足,或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CO2储留,发生呼吸衰竭。

(二)肺组织病变

各种累及肺泡和(或)肺间质的病变,如肺炎、肺气肿、严重肺结核、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水肿、矽肺等,均致肺泡减少、有效弥散面积减少、肺顺应性减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或合并CO2潴留。

(三)肺血管疾病

肺栓塞、肺血管炎等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或部分静脉血未经过氧合直接流人肺静脉,导致呼吸衰竭。

(四)胸廓与胸膜病变

胸部外伤造成连枷胸、严重的自发性或外伤性气胸、脊柱畸形、大量胸腔积液或伴有胸膜肥厚与粘连、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脊柱炎等,均可影响胸廓活动和肺脏扩张,造成通气减少及吸人气体分布不均,导致呼吸衰竭。

(五)神经肌肉疾病

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炎以及镇静催眠剂中毒,可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颈段或高位胸段损伤(肿瘤或外伤)、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破伤风以及严重的钾代谢紊乱,均可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肌无力、疲劳、麻痹,导致呼吸动力下降而引起肺通气不足。

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慢性呼吸衰竭可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胸部外伤,胸膜炎,胸廓畸形,尘硒病,胸腔肿瘤占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

慢性呼吸衰竭是由于肺部的基础疾病导致呼吸功能下降,患者可出现持续低氧的症状,一般血氧饱和度低于88%,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出现慢性呼吸衰竭,应该积极的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如果以低氧血症为主,可以给予家庭氧疗治疗。效果不佳的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如果存在二氧化碳潴留,需要使用正压通气来改善缺氧。

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

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老慢支,长期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所导致的肺间质性病变,矽肺等等,另外还有心脏功能不全或者是障碍以后,从而引起的呼吸功能的衰竭。

呼吸衰竭指的是平静呼吸的情况下,海平面标准大气压吸空气的情况下,出现了缺氧或者是二氧化碳的潴留。

单纯的缺氧称作一型呼吸衰竭,伴有二氧化碳的潴留称作二型呼吸衰竭。

在治疗上要明确病因进行病因治疗,另外就是呼吸支持治疗,可以给予面罩供氧或者鼻导管供氧,严重情况下可以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本文Hash:4cfd1ba060015a0e40eb7b8327abb69f8a0d1070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