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如何引起的疾病?

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本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接触传播。要充分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控制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没有乙肝抗体的人群可以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乙肝目前没有药物可以彻底治愈,本病重在预防,不要与他人共用针头,也不能吸毒,不要纹身纹眉。要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还需要定期的检查肝功能、肝脏彩超以及其他肝炎标志物等。

乙肝病毒是如何引起肝炎的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免疫机制造成肝脏的炎症损伤。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急慢性传染性的疾病,感染乙肝病毒以后,会造成肝脏的急慢性损伤。疾病的发生机理主要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细胞的炎症损伤,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升高。乙肝病毒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病毒,目前的治疗方案大多数不能有效的清除乙肝病毒,所以导致了乙肝治疗的长期性,应该重视乙肝疾病的发生机理,积极的进行疾病的治疗,改善疾病的预后。

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的疾病,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应该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注意通过疫苗的接种来预防病毒的感染,避免和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血液体液的暴露,尤其是要注意不洁的性接触。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膳食,不要大量的饮酒,定期的复查,正规的抗病毒治疗,预防终末期肝病的发生。

乙型病毒性慢性肝炎如何传播的

乙型病毒性慢性肝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了解慢性乙肝的传播途径,可以预防发生感染。乙肝病毒主要经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如果和慢性乙肝患者有性接触、或血液接触,非常容易感染乙肝病毒,比如和乙肝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但是乙肝病毒不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握手、拥抱、住同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会在乙肝五项的检查中体现出来,乙肝五项中第一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第二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第三项为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第四项为乙肝病毒e抗体(HBeAb)、第五项为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如果1-5项全是阴性,则表示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是也没有乙肝病毒抗体,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如果仅是第2项为阳性,则表明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抗体,并且没有感染乙肝病毒,是正常状态。如果1、3、5项为阳性或者1、4、5项为阳性,则表示体内感染乙肝病毒。

对于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如果经检查发现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并且肝功能存在异常,要开始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核苷 (酸) 类似物,比如特立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可以“靶向”集中在肝脏,减少外周血液内的药物浓度,对肾功能及骨密度损害较小。所以慢性乙肝患者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平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的控制。

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用药知识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本文Hash:c5197134a4aa6da73f5067e8985ff697558bbc5a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