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常规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常规表现会出现单核细胞明显增多等情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EB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病程常呈自限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出现噬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一般是经口密切接触是本病的主要的传播途径,需要及时就诊,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来明确病情,一般会出现单核细胞增高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等。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需要清淡,营养均衡,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芹菜、火龙果、胡萝卜、猕猴桃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葱、生姜等,还要避免油腻生冷的食物摄入,如冰激凌、炸鸡排等,并遵医嘱定期复诊,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主要经口密切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和咽峡炎,另外还可以合并肝脾脏肿大。本病病程一般为1-2周,大多数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可出现复发,临床死亡率在1%以下。目前本病尚无有效地预防措施,EBV疫苗也正在研发当中。今天我们来了解下本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临床症状:

 1、本病主要发生在秋末和春初,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2、儿童的潜伏期一般为9-11天,成年人通常为4-7周,起病的缓急也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

3、发病期的典型症状为发热,体温一般在38.5-40℃之间。

4、淋巴结肿大:70%的患者可出现,以颈部淋巴结最多见。

5、咽峡炎:半数以上的额患者可以出现咽峡炎,症状严重的可以出现吞咽困难。

6、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肝脏、脾脏肿大及皮疹。

治疗: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为自限性,预后良好。

2、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干扰素等。

3、伴有咽部及扁桃体炎症时可以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

4、伴有脑水肿的患者,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会复发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可能会复发,也有可能不会复发。尤其抵抗力比较低,遇到诱因等容易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复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EBV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病程常呈自限性。多数预后良好,机体免疫力正常时一般不容易复发。经口密切接触是本病的主要的传播途径,如亲吻、共用餐具或咀嚼食物喂食婴儿或飞沫传播。当患者抵抗力比较低、遇到诱因等容易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复发,一旦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复发,必须要及时的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为自限性,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脾脏显著肿大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也可给予抗病毒对症治疗,通常给予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干扰素等药物;如果病人合并咽部或者扁桃体的继发细菌感染,可以给予如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怎么回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

病源是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属,此病毒是一种是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有潜伏和转化特征。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通过口-口传播或者是飞沫传播。易感人群,任何年龄都可以感染,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一些。

临床表现潜伏期是五到十五天,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多形性皮疹,多见于躯干,在四到六天出现,持续一周之后消退,消退后不脱屑,没有色素沉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可以正常或偏低,以后逐渐增高,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在起病一周内的阳性率达到80%到90,另外就是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本文Hash:ca09461a0cb3214342adbcf8648cb0a79a41ebb3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