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部疾病的早期症状

肝部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以及肝癌等。肝部疾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面色晦暗、皮肤发黄、肝掌以及蜘蛛痣等。

1、面色晦暗:

与太阳晒黑的皮肤不同,该情况面部暗淡而无光泽度,另外严重的黑眼圈都是慢性肝部疾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其中大多数为慢性乙肝。

2、皮肤发黄:

从未患过肝炎的人,早期症状在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肝痛、极度乏力后,可能会忽然出现眼睛和皮肤发黄,则表明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患者若出现黄疸,表明病情加重。

3、肝掌:

与常人的手掌颜色大不相同,普通人的手掌颜色红润,而患有肝部疾病的病人手掌心泛白无血色。

4、蜘蛛痣:

中间有一红点,周围有血丝状,类似于蚊虫叮咬后的症状,当用细棒一端压迫痣中心时、全痣消失,放开后又会出现,这一肝部疾病患者早期症状可与其他血管痣相鉴别。

肝病的早期症状

肝病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损伤,包括病毒性肝炎,或者其它一些病毒的感染,包括自身免疫的疾病,都可能会导致肝脏的损伤。

肝脏的问题,因为主要是消化系统的损伤,所以多数情况下,表现的是消化系统的症状,比如说恶心、厌油腻、乏力、浑身没劲这些症状。除此之外,如果出现肝脏损伤严重的话,会出现黄疸,出现球结膜的发黄,还可以出现尿黄,这些是早期的一些症状。

如果到肝病晚期的话,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情况,比如说完全地不能吃饭,重度的腹胀,重度的乏力等等,一些严重的表现。

重大疾病的早期症状

有时候,身体上一些症状突然出现可能是预示着一些大病的来临,所以我们在日常保健中,对这些症状要特别警惕,别以为这些是小毛病,以下六种症状就是大病发出的“预警”信号,一起来看看吧!

重大疾病的早期症状

1,手脚发麻刺痛

胳膊、腿麻木、刺痛,精神紊乱、晕眩,说话打颤、语无伦次。尤其是面部或者身体一侧出现上述情况,就可能是中风,也就是脑卒中的前兆,预示向大脑供氧的动脉堵塞或者破裂。如果是大动脉出问题,大脑中很大一部分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半身麻痹,同时失去讲话等功能。如果是小血管出问题,胳膊或腿会麻木。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刻就医。一般说来,血栓发生三小时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2,胸部疼痛或不适

胸部疼痛或不适,胳膊、两颚、颈部疼痛,突发冷汗、极度虚弱、恶心、呕吐、晕眩或者气短。这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另外,有些病人会出现“无痛”心脏病,其最关键的前兆是:突发晕眩、心跳加剧、气短、恶心、呕吐、冒冷汗。如果身体出现上述某些症状,要第一时间打120急救。病人口中可含一片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以防心脏病发作时心肌受到损伤。

3,腿肚子酸痛

腿肚子酸痛、胸痛、气短、咳血。这些是危险的腿部血栓形成前兆。久坐之后最易发生,手术之后长时间卧床,也会出现这种症状。人人都可能得这种病,坐卧时间久了,血液淤积在腿部,腿部出现血栓,小腿肚子肿疼,此时如果突然出现胸痛或者气短,说明血栓可能已经脱落并通过血液进入肺部。那可是万分危险,要立刻去医院。

4,尿血但无痛感

如果发现尿中有血,即便没有痛感也要去医院。尿血的常见原因有肾结石、膀胱或者前列腺感染。严重的可能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部位发生癌变,当病灶很小,也就是能治的时候,病人通常是没有痛感的。因此,发现尿血就要尽早就医。

5,哮喘不好也不坏

哮喘发作时往往伴随喘息或者呼吸困难。如果症状不消退,也不恶化,就应该去看急诊。如果哮喘发作不治疗,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胸肌疲劳,甚至导致死亡。

6,抑郁和自杀念头

有些人抑郁的时候不寻求帮助,因为他们怕别人认为他们神经不正常。实际上,他们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已经失去平衡。这也是一种疾病。抑郁症包括悲伤、疲劳、冷漠、焦虑、睡眠习惯改变、没有食欲。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尽早重视并进行相应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血管正常运作的一类循环系统疾病。包括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有很多种类。

心血管疾病早期可以没有典型的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劳力过后的胸闷和气短,随着疾病不断的加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紧张感和憋闷感等等,尤其在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明确诊断。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很多,比如经常在临床当中会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二甲双胍等等,这些药物一方面可使冠状动脉扩张,同时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严重的并发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调理血糖和血脂。

除了日常当中所使用的西药治疗,中成药类同样可以起到一部分活血化瘀,养心护心,以及改善症状的作用,如丹参保心茶等,该中药茶是由紫花丹参与绿茶组成,药效缓和,可以疏通血管,保护心脏,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提高心肌供血能力。

对于心脏功能较差的人,平时建议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低盐饮食,避免剧烈的活动,适当锻炼,多休息,尽量减少生气,着急。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听从医师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和运动量。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可以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

本文Hash:c94e3fc1f913159d2a1bc3aefc7a2a5109ebdd62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