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37.3

37.3℃的体温是属于一个低热,一般来讲对于这种程度的发热,是不需要用退烧药物来进行退热处理的。

临床上我们一般主张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或者直接进行观察,监测体温就可以,一般物理降温的方式通常有比如说给宝宝多喂一些温开水,或者是用温水擦浴,泡脚这些方式,贴退热贴等方式来进行退热处理。

如果小孩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就需要用退烧药物来进行退热处理,对于宝宝出现发热情况,不管是低烧还是高烧,我们一般都建议及时的带小孩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才是一个稳妥的做法。

宝宝发烧怎么办 宝宝发烧要不要看医生

宝宝发烧怎么办?

如何应对宝宝发烧了呢?很多年轻的父母,都不了解什么情况下,宝宝发烧才需要去看医生,而哪些情况可以先自行处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应对宝宝发烧吧。

宝宝是否发烧?先要量对体温

有的家长不会测体温,只是用手探一下觉得“有点热”就认为宝宝发烧了,或者有的家长在宝宝刚洗完澡时量体温,这都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宝宝的体温并不是不变的,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宝宝的体温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洗澡、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宝宝的体温也会有所升高。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宝宝的精神状况良好,并且没有其它疾病症状和体征,通常不用考虑是生病了。

此外,宝宝不同部位的体温正常范围也是不同的,口腔体温范围:36.7℃-37.7℃;腋窝体温范围:36.0℃-37.4℃;直肠体温范围:36.9℃-37.9℃。因此,家长在判断孩子是否发烧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宝宝发烧 这些情况不用急着看医生

确定宝宝发烧后,哪些情况需送医,哪些情况不用急着看医生?宝宝发烧应该和不用急着看医生的情况。

1.3个月大以上的宝宝发热持续小于3天,宝宝表现与平时相同,精神好,能玩,吃喝正常;

2.3个月大以上的宝宝,体温未超过39度,宝宝发烧通常是感冒或其它普通疾病引起的;

3.刚刚注射过疫苗,持续不超过24小时的低热,通常是预防接种后的正常反应。

宝宝发烧 这些情况需要看医生

1.小于3个月的宝宝突然出现发热,因有可能是严重疾病造成的;

2.持续超过5天的发热,提示可能不是普通感冒引起的,需要查找下引起发热的原因;

3.体温超过39度,通过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后2个小时后仍不退热;

4.宝宝行为发生改变:比如不爱玩耍,很少说话,没有食欲,对周围食物漠不关心;

5.出现脱水症状:小的婴儿换尿不湿的次数减少,或大的宝宝小便的次数减少;

6.注射疫苗后体温超过39度,发热时间超过24小时,需要找医生判断下是不是由于疫苗反应引起的;

7.宝宝出现抽搐;

8.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你觉得自己判断不了宝宝情况的时候,不要管上面叙述的内容,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通过以上分享哪些情况下,宝宝发烧需要看医生,而哪些情况下不需要看医生后,爸爸妈妈们就不会一遇到宝宝发烧就无从应对了。

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39度的解决方法

宝宝发烧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发烧到了39度以上。宝宝发烧到39度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那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1.温水擦浴

即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32—34度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2.冰敷

这里讲的冰敷,可以是药店卖的冰带,也可以是自家自制成的简单冰袋,方法很简单,就是用自家冰箱里的冰块,放在一个可以密封的袋子里,贴在宝宝的脑门上就可以了。

3.通风散热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酒精拭擦

发烧39度可以说是高烧了,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酒精拭擦小孩的四肢、腋下以及背部等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热效果。

5.保证睡眠

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样要慎重。

6.保证水分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7.服用退烧药

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8.冷水袋作枕头

发烧39度时,可以使用冷水袋作为枕头,这样可以有效地带走一部分的热量。使用冷水袋作枕头对于小孩加速退热起到很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宝宝发烧时我们首先要知道引起他发烧的原因,最好是找到病因后对症治疗,效果才能立竿见影。

本文Hash:f9a954efa40148ed725889823de1c6caf00281d7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