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发炎的症状

耳洞发炎的症状一般有耳洞周围出现红、肿、痛、热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方式进行治疗。

判断耳朵是否发炎,首先要看炎症反应的临床症状,常见的就是耳洞周边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耳洞发炎多数是在打完耳洞以后,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局部卫生,受到了细菌感染所导致的,如果耳朵发炎后需要及时将耳饰取下,可以使用75%的酒精、医用碘伏进行消毒。如果伤口逐渐愈合,可在完全脱痂后再使用耳饰,耳洞发炎后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药物或清热消肿的药物,加强局部消毒,常见的抗生素药物有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清热消肿的药物有清热散结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耳洞发炎后要避免患处潮湿,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饮酒,同时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去触摸耳洞部位,要保持个人卫生。

中耳炎怎么治疗 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朵疾病,这种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聪的情况出现,因此在生活中对于中耳炎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今天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中耳炎的症状和中耳炎怎么治疗。

中耳炎怎么治疗

1.控制感染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有效控制感染,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转为慢性中耳炎,一般可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等治疗,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参照其结果改用适宜的抗生素。

2.药物治疗

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3.手术治疗

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如全身局部症状较重,鼓膜明显膨出;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或有并发症可疑时,应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

4.咽鼓管吹张

可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促使咽鼓管通畅,还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达到通畅和引流的目的。

中耳炎的症状

1.间发性耳聋

中耳炎会导致耳聋,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出现间发性的耳聋那就要注意了,因为这和中耳炎有很大的关系。此种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

2.耳鸣

中耳炎患者会出现耳鸣的症状,多为间隙性的。当摇头晃脑、打哈欠或者擤鼻涕的时候,会听见类似于水声的声音。

3.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4.全身性症状

中耳炎患者的全身性症状一般为发热、呕吐、食欲下降。严重时,会有颅内并发症发生,如膜炎、脑脓肿等。发病时,小孩的全身性症状会比大人来得严重得多,请各位家长多加注意。

5.耳朵流脓

耳朵流脓是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耳炎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耳部疾病,会导致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失聪。所以,大家一定要加强对中耳炎的预防。

肝炎发病的症状

肝炎患者一旦发病,会出现乏力、食欲进行性下降、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胆红素升高,导致皮肤黄、尿色加深、眼黄等表现,如果进展到肝炎后肝硬化,还会出现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腹水、消化道出血等重症,所以要注意肝炎的控制。

如果出现肝炎的临床症状,就需要及时的检查肝功能,肝炎标志物,肝脏影像学,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等,要给予有效的保肝抗炎治疗,大多数患者病情还是可以得到控制。

本文Hash:b2b11fe87208de0d8e83b1b196bea73f9f56fc4b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