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液改变是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液改变一般为外周全血细胞减少。

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患者的骨髓造血系统一般会出现异常,不能正常生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患者往往表现为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发热的症状,并伴有走路乏力、头晕等现象。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通过支持疗法、雄激素疗法、骨髓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支持疗法一般包括输血、使用抗生素,常用抗生素有氯霉素等。雄激素对造血干细胞具有直接刺激作用,能促使其增殖和分化。常用的雄激素药物有甲睾酮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可能会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声音变粗等症状,并且雄激素有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的副作用。骨髓移植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佳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类型的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衰竭引起的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实验室检查显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非造血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减少,骨髓活检可见脂肪组织增多,非造血细胞增多。

临床上遇到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要尽快行骨髓涂片检查,骨髓活检检查,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全血细胞减少,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引起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的没有病因,有的是由于药物导致的、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苯中毒导致的以及电离辐射导致的。

那些没有原因所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往往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所导致的。而药物导致的再障可见于氯霉素、氨基比林、磺胺、卡比马唑、甲巯咪唑等药物。病毒性肝炎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见于乙型病毒性肝炎,也可以见于甲型、丙型、丁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苯中毒可以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而电离辐射也会损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从而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文Hash:479e9c1ce9be6f13464bca17c30aed213b1002a6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