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延症的心理原因

孩子拖延症的心理原因可能是习惯依赖,也可能是家长没有树立榜样。

1、习惯依赖:

在很多家庭中,本来可以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都被家长代劳了,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甚至很多应由孩子自己做的选择和决定都被家长“代理”了。长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和习惯,对自己的事缺乏参与感,总是期待着家长来处理,由此会出现拖延症。

2、家长没有树立榜样:

如果孩子的家长有拖延症的习惯,平时处理事情或者完成任务不积极主动,日常行为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有样学样,也变得做事情拖拖拉拉,养成不到最后一刻不去完成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平时应该树立好榜样,并且要对孩子进行监督,告诉孩子拖延症产生的危害,让孩子逐渐改掉这个坏习惯。

孩子胆怯心理形成的原因

孩子胆怯心理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自尊心受挫,也可能是交往欲受抑制等。

1、自尊心受挫:

家长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会造成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变得胆怯,并且对孩子一些生理上的毛病或不良行为习惯,家长采取了责备或取笑的方法,也会挫伤孩子自尊心,使他们形成胆怯心理。

2、 交往欲受抑制:

孩子出生以后需要与别人交往,首先是父母,然后扩大到亲友、邻居和小伙伴等,并由此逐渐产生出和别人交往的欲望。如果平时孩子的社交圈很小,除了和家长相处以外,很少和其他人进行接触,孩子在见了陌生人以后不知道该如何相处与交流,就会形成胆怯心理。因此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并帮助孩子拓宽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渠道,慢慢培养孩子与人交流的欲望。

孩子懒惰心理原因

孩子懒惰心理原因可能是家长溺爱,也可能是家长没有做好榜样。

1、家长溺爱:

有的孩子懒于做体力活,有的则懒于动脑筋思考,主要是受家长溺爱而形成的。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担心孩子做体力活累坏身体或本身轻视体力劳动,不让孩子有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或者家长替孩子想得太过周全,害怕孩子过分用脑影响成长,不让孩子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这样下去孩子就会慢慢变很懒惰起来,什么事都不愿意动手做。

2、家长没有做好榜样:

家长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家人有懒惰行为,也是导致孩子懒惰心理形成的原因。如果家中有成人经常使唤别人代他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孩子亲眼看见这些后就会加以模仿,这也就滋长了孩子懒惰的心理和习性。

建议家长平时要教导好孩子,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

本文Hash:1dbde5fa2d9de8839748fb6500e8cdfa59316289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