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会反复发烧吗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多数患者是以持续高热为主要症状的。发烧是机体对于细菌病毒侵袭的一种防御反应,如果不能彻底消灭病毒,那么即使给患者使用退烧药物后,患者的体温也是有可能退而复升的。因此我不建议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后自行服用退烧药物,这样一来会掩盖症状延误病情,再者会造成一定范围的病毒传播。

对症用药建议:

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利巴韦林及阿昔洛韦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类抗病毒药物。针对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较为复杂,主要为对症处理。若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治疗指南中不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但是在我国最新的治疗指南中,对于病情严重,无特效疗法的患者,为挽救患者生命,可采取激素治疗。

预防措施:

建议避免共同使用个人生活用品,例如水杯、牙刷、毛巾等。

建议减少不必要的聚会活动,在这种特殊时期,最好不要进行聚集性活动。

建议有与已被确诊者密切接触史的人群进行至少14天的医学观察。

建议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勤洗手、多通风、多洗澡。新型冠状病毒也可通过粪便传播。类似于果蝇等粪便携带生物应注意消灭。

建议与他人保持距离,若必须出门时,排队或购物时尽量保持3-5米的距离。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会发高烧吗

从目前已感染的患者症状来看,多数患者在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的表现,而且以高热为主。体温多达38℃以上。但是也已发现部分患者感染后仅以低热、干咳为主要症状。还有部分患者首发症状为腹胀、腹泻等。因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不一定必然持续发热症状,具体还需进行新试剂盒核酸检测来进行确诊。如果患者近期没有与武汉返乡人员接触或者进出过武汉,发热无需过度紧张。

对症用药建议:

给予患者利托那韦、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使用干扰素。

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及能量供应,及时补充物质损耗。

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如使用化痰、止咳类药物,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注意保护患者,避免各类危险因素诱发患者病情加重。

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一旦有加重现象应该即刻送往ICU治疗。

预防措施:

建议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这些飞沫肉眼是看不到的,戴口罩,有效保护我们的鼻子和嘴巴,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别人。

建议尽量待在家里,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人。

建议多喝温开水,多休息,过年期间不要熬夜,这样才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建议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反复低烧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新型冠状病毒一般会引起感染者出现高热的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但是也有部分的临床病例表明,患者可以以低热为首发症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不能单纯的以患者的体温作为诊断依据,这样是不客观也是不全面的。目前仍然以新试剂盒核酸检测作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金标准。

对症用药建议:

本病治疗可考虑使用阿昔洛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糖皮质激素、干扰素、血必净等药物进行治疗。

轻症患者可仅给予一般治疗措施,例如给予补液、营养支持、鼻导管吸氧等。

重症患者应根据其器官功能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对症治疗措施,尽全力避免器官衰竭。

针对有基础病或者存在免疫抑制的患者应该控制病情,避免各类危险因素。

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必要时可以考虑激素治疗。但是激素治疗的用量一定要严格把控,不可损伤患者日后的生存质量。

在充分补液的基础上,改善患者微循环,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预防措施:

建议患者出行时必须佩戴口罩,如果无法购买到N95或者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口罩也可使用。

减少与他人的共用物品,包括牙刷、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定期消毒餐具、家具、地板等,勤晒衣被。

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家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休假期间,清淡饮食,注意营养,适当运动。

避免进行人数大于3人的聚集活动,时刻注意与他人保持1-3米的距离。

外出时不要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公交车、地铁、拼车等。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本文Hash:4caaf25acaff2b9a100685f43b492db8f86019db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