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肚子疼怎么缓解

门诊时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因为肚子疼过来看病,其实这两种常见的肚子疼,可以在家观察,不用跑医院。

第一个,肠痉挛,主要是孩子受凉或者吃了大量的冷食引起的,表现为脐周疼,这种疼痛有轻有重,轻的疼起来能忍受,大约十分钟左右,就自行缓解了,重的疼痛难忍,甚至打滚,一般疼大约半个小时以内,疼痛缓解后又能蹦能跳,按肚子也没有明显的压痛,这种情况可以用热水袋热敷或者贴外用贴剂丁桂儿脐贴,药物有多种中药材组成,可有效缓解疼痛,在家观察,如果超过2个小时还不能缓解,而且肚子疼的不能直腰,就要及时就医。

第二个,小儿浅表性胃炎,主要是由于孩子暴饮暴食,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家里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把细菌传染给了孩子,表现为上腹和脐周疼,这种肚子疼经常出现在吃饭时或者饭后,轻的表现为隐痛,严重的会有绞痛,伴有反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这种情况建议调整孩子的饮食,注意卫生,必要时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对症治疗。

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请收藏并关注,如需用药,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肚子疼怎么办 缓解肚子疼的小妙招

肚子疼也就是医生常说的腹痛。“腹痛”所包括范围很广,不只包括胃、肠、肝、胆、胰,还包括腹腔里的所有器官、组织,腹壁的肌肉出了问题也会引起肚子疼。那么肚子疼怎么办呢?下面为大家介绍。

肚子疼怎么办

1.肚子疼且有腹泻症状

造成肚子疼且腹泻的一个罪魁祸首是食物中毒,另一个则是水土不服。如果在举行重要会议期间腹泻来袭,或因频繁腹泻打断睡眠,不妨服用肠胃药佩托—比斯摩。如果正在海外旅行,则不妨服用易蒙停,它能减缓流体穿过肠道的速度。

2.痛经

痛经引起的肚子痛或者腹泻非常正常。为了缓解痛经和减少经血量,可在经期来临前12至24小时内服用爱得卫或者布洛芬。而后按规定的剂量每3—6小时服用一次,连续服3天。

3.胃食管反流

当胃酸从胃部进入食道和喉部时,反流就会出现。它经常发作于夜里。与胃灼热有所不同的是,反流会让胸部出现疼痛感,并伴有咽痛或咳嗽。建议减少饮酒、吸烟量,避免睡前进食,或服用抗酸剂Prilosec(奥美拉唑)。

4.肚子疼且腹胀症状

包括月经和便秘在内的很多因素均可引起腹胀。建议少吃盐,因为它会让水留在体内,避免吃豆类、甘蓝、花椰菜等容易让人放屁的食物,或者多喝含有活性益生菌的酸奶,以帮助调节自身消化系统。

5.胃灼热

造成胃灼热的主要原因是睡前食用辛辣食品、进食过快过多等。克利夫兰胃肠病学家杰弗里·卡特兹表示:“有烧胃感觉时,我会喝一杯牛奶,能压制胃部产生的酸。”

6.肚子疼且有恶心症状

一种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食用生姜,可通过加快食物从胃部流入小肠的速度,起到缓解恶心的作用。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胃肠病学副教授沙琳·普拉瑟尔表示:“吃得太多感到恶心时,我会喝点生姜茶,将生姜切碎泡在水中,然后加点蜂蜜,可缓解胃部不适。”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肚子疼怎么办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要是肚子疼症状还一直持续,则要考虑是疾病影响需要去医院检查。

女生来大姨妈肚子疼怎么办 缓解肚子疼的方法


来月经是女性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会每个月都需要经历的事情。太多的女生在来月经的时候出现了肚子疼的情况。那么女生来大姨妈肚子疼怎么办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女生来大姨妈肚子疼怎么办

1.给小肚子保暖

女性痛经其实就是宫寒的表现,宫寒会导致痛经、手脚冰冷等症状。因此平时一定要做好小肚子的保暖工作,可以经常用手揉搓腹部,或者使用热水袋敷的方式来给小肚子保温,加速血液流动。

2.喝姜糖水

备好红糖,将姜切成片状,然后加入水中煮沸,热热的喝到肚子里,可以赶走体内的寒气,缓解痛经的症状。

3.注意劳逸结合

在月经期间,特别是在痛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禁止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自身体抗力下降而加重痛经。

4.合理饮食多吃素

科学研究表明,日常更喜欢吃素的女性,她们经期期间痛经的发生率会大大的降低。平时可以多吃写新鲜的蔬菜,富含结合球蛋白的大豆,长此以往可以有效减少痛经的产生。

5.多做下半身的运动

经常伏案工作的女性容易造成盆腔淤血,这样会加重痛经,更会对身体其他功能和部位造成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地做些有利于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的运动,比如蹬腿,慢跑,腿部拉伸等。

6.积极到正规医院治疗

有些痛经是由于某些潜在的妇科疾病所引起的,因此平常如果痛经比较严重、频繁,应立即到医院挂号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不给身体留下健康隐患。

本文详细介绍了女生来大姨妈肚子疼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如果你是一位正在经历着来月经肚子疼的女生,那么你可以认真参考一下本文的做法,可以让你的肚子疼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哦。

本文Hash:2b30d89a457ee2a36bf343bfb3356bd684085f46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