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吗

氯霉素是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所以在用药上一定要注意,尽量的根据医生的检查指导,合理来用药。

患者如果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要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果是造成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话,那么要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平常还要注意加强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氯霉素会引起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吗

氯霉素可能会引起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使用氯霉素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毒性反应,常表现为严重的、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儿如果是氯霉素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在用药后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倾向,可出现瘀点、瘀斑和鼻衄等,以及由粒细胞减少所致感染征象,可出现高热、咽痛、黄疸等。

氯霉素是广谱抗生素,用于治疗由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布氏杆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感染症状。但其不良反应较多,除了会引起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后还可能会有灰婴综合征,表现为腹胀、呕吐、皮肤苍白、紫绀、微循环障碍、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常发生在早产儿或新生儿应用大剂量氯霉素时;消化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有瘀斑淤点等。

氯霉素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吗

在临床上,氯霉素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药物。使用氯霉素不当所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分为两种可逆性红系增生抑制和不可逆性过敏性再障。

其中,可逆性红系增生抑制是由于氯霉素的毒性所致,与剂量有关,如使用氯霉素超过一定剂量就会发病。因氯霉素结构中的硝基苯根能抑制血细胞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线粒体的损坏。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目前尚没有绝对安全的剂量,一般由医生掌握。由氯霉素引起的可逆性红系增生抑制在停药后病情可以逐渐恢复。

不可逆性过敏性再障,是由于机体对氯霉素敏感或对其解毒能力有缺陷所致,与个体遗传基因异常有关,而与剂量无关。由于这类人群的基因在氯霉素作用下可发生改变,造成骨髓造血多能干细胞不可逆和持久的改变,使其不能分化,结果骨髓三系造血细胞(红系、粒系、巨核细胞)减少,这种病情往往较为严重。

因此,开始治疗前应检查血象,应用氯霉素后每48小时再查一次,治疗结束还要定期检查血象,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同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医嘱执行,不能加大药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本文Hash:ddd63684a26b26d78e5e1f2b627925eecceea224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