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正常和心理疾病的区分标准

心理正常主要是指智力正常、情绪正常、人际关系和谐等,心理疾病主要是指患者在生理以及心理的方面都有异常的表现,还可能会出现情绪障碍以及精神障碍的症状。

1、心理正常:

心理正常的患者通常都是智力正常,在生活中会对一些事情做出较满意的回复,在情绪方面也通常是具有良好的心态,有负面情绪会及时调整,在人际方面有很多个自己的朋友,很客观的评价别人,乐于与人交往,通常都能适应每个环境,沟通与情感方面也有较满意的答复,自我充满安全感。

2、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主要是患者在生理方面以及心理方面的行为异常,患者通常都是因为遗传因素或者性格因素的原因所导致疾病的发生,心理疾病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性格内向、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恐怖、幻想、智力低下等症状发生,出现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发觉出现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一些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那么在临床上我们也发觉很多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因为各种身体这些不适反复就医检查,最后找不到确切的原因,那么通过综合的考量检查以后,发觉很多这些不适症状都和人的精神情绪有很密切的关系,那么尤其一些抑郁症这些为突出的表现。

慢性肺心病的护理常规

对于慢性肺心病的病人的护理,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病人的心态的护理。因为很多肺心病的病人出现了焦虑的并发症,所以对于这类的病人应该加强心态的护理,避免焦虑,以利于病人的病情的康复。

第二,对于慢性的肺心病的病人的生活的护理,包括病人的健康的饮食。那对于这类的病人应该给予高蛋白的食品,加强病人的营养,同时给予富含纤维素的食品,有利于病人的大便的排出。

第三,对于慢性肺心病的病人应该给予家庭的氧疗,以低流量的吸氧为主。

第四,对于慢性肺心病的病人,应该积极的预防感染,包括上呼吸道的感染以及肺部的感染等等。因为感染可以导致肺心病的急性加重。

第五,对于肺心病的病人应该加强病人的用药的指导。因为肺心病是一种慢性的心脏疾病,而且最主要的病因是慢阻肺,那这类病人应该长期的使用药物的治疗。规范地使用药物并坚持地使用药物是病人控制病情的关键。

本文Hash:2379d441fc33ba774e3950e8e5582277f6388ca8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