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的分期及特征

人的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渐进的特点,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可将人生全过程划分为八个年龄阶段,分别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人期。

1、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为胎儿期,此期是个体出生前身体结构和功能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重要时期。

2、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此期的小儿脱离了母体独立生存,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适应能力尚不完善,加之如果有出生前和出生时的各种不利因素,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3、婴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不够成熟和完善,容易发生消化紊乱。

4、幼儿期:

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体格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智能发育迅速,开始会走,活动范围渐广,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发育日渐增速。

5、学龄前期:

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体格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各类感觉功能已渐趋完善,智能发育更加迅速,理解力逐渐加强。

6、学龄期:

自入小学前即6-7岁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体格生长速度相对缓慢,除生殖器官以及乳腺、喉结、胡须等部位外,各器官系统均已接近成人。

7、青春期:

一般为10-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可相差约2-4岁,是向成年过渡的转折阶段,也是生理和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

8、成人期:

18岁以后为成人期,是人生过程中最为漫长的时期,此期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都发生巨大变化。

溶血性黄疸发生的原因及特征

溶血性黄疸发生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溶血性黄疸的特征是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

溶血性黄疸先天性因素包括各种先天性溶血性疾病,如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后天性因素包括各种后天性溶血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病、疟疾、伯氨喹、蛇毒、毒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引起的溶血。患者发生溶血后,体内的大量红细胞会被破坏,非结合胆红素释放入血,当其数值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后,就会在血中潴留,从而引起黄疸。

该病除了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特征,急性发病时还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的表现,严重者会伴随有弥散血管内凝血、休克及急性肾衰竭。慢性发病的患者一般症状并不严重,除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耳鸣等贫血症状外,还可有脾肿大。

溃疡病上腹痛的特征及其发生机制

典型溃疡病的上腹疼痛,表现为规律性的上腹痛,发生机制与胃酸分泌增多及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有关。

首先,溃疡病即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中,在上腹痛的特征方面,胃溃疡主要表现为进餐后的胃痛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或者进餐间隙期间,胃痛症状有所缓解。而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疼痛,主要表现为空腹痛及夜间痛,这种疼痛在进食以后会有所缓解。

其次,在发生机制方面,胃溃疡主要是以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为主要发生原因,而十二指肠溃疡是以胃酸分泌增多为主要原因。

本文Hash:bbc1353052ab790a3bfd0b070f13aec10b9ab610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