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注射前需要注意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对多种药物过敏的患者注射疫苗应谨慎,评估其必要性及过敏发生的可能性,并密切观察;患者处于急性病毒感染发热期不适合注射乙肝疫苗;患有心、肺、肝、肾重大疾病者,疾病未稳定时不建议注射乙肝疫苗;新生儿如果有黄疸、窒息或者严重的器官畸形者,或者早产儿体重小于2.5Kg,需要延缓接种疫苗。

疫苗的注射方法:

打乙肝疫苗之前要化验乙肝五项定量,如果化验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五项指标都为阴性,要按常规程序0、1月、6月分别接种1针,共3针。儿童和成人注射是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注射后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食欲下降、头痛、恶心、呕吐,注射部位肿胀硬结、发热等等,接种疫苗后最好不要立即离开,需要在当地观察半个小时,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方可离开。

要注意在接种乙肝疫苗后3天之内注射部位不要接触水、以免感染;不要进食鸡蛋、鱼、虾、牛奶等食物,以免发生过敏反应;也不可以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注射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作为预防乙肝病毒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那么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一般情况下,初次注射乙肝疫苗是一共要打三次,每次1针,之后再打就是注射一针加强针即可。注射方法一般是常见的0、1、6方案。即从注射第一针的时间开始,1个月后打第二针,6个月之后打第三针。在三针完成之后,如果乙肝五项检查依然没有出现抗体,则需要进行加强针的注射。

注射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以及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2.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出生后一个月仍未行注射者,则应先检测有关乙肝指标,证实未被感染者,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3.乙肝疫苗不可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注射过免疫球蛋白的,6周内不宜接种麻疹疫苗。

4.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者,需行加强注射一次。

5.凡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正在接受免疫方面治疗的,不宜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6.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HBV)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疫苗。

7.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以上就是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以及注射乙肝疫苗注意事项的相关介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所以爸妈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让宝宝远离乙肝之灾。

注射乙肝疫苗后注意事项

一般注射完乙肝疫苗后,应该暂时不要离开,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至少30分钟。防止发生不良反应。如果30分钟后,没有不良反应,可以离开。

一般成人注射完乙肝疫苗后,避免饮酒,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麻辣烫等食物,避免进食,也不要喝浓茶,浓咖啡。不要过度劳累,避免熬夜,禁止吸烟,防止发生不良反应。也不要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特别是注射疫苗侧肢体,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相关知识:

注射乙肝疫苗是防止发生乙肝疾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国家规定每个新生儿都要进行免费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一般按照0,1,6个月的原则进行接种乙肝疫苗。即新生儿第一针疫苗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注射。一个月后注射一次,6个月时再注射一次,分三次注射完成。

如果宝宝有发热,感冒,过敏性疾病,慢性疾病,重症疾病者暂时不能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待恢复健康后再接种乙肝疫苗。

生活常识:

低体重儿,或者早产儿,如果体重低于2000克,不能接种乙肝疫苗。等到宝宝体重达标以后,也就是体重超过2000克,才能注射乙肝疫苗。

一般成人每三到五年检查一次乙肝五项,如果没有抗体,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本文Hash:ba9463b65a81b4456ec891a93f60c7a751c40d5c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