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有哪些危害

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由于组织低灌注,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从而会导致器官功能受损,比如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等,如果休克症状不能够得到及时纠正,会导致意识障碍,使患者出现嗜睡,昏睡,甚至是昏迷的情况,病情进一步加重是会导致患者的直接死亡。

心源性休克指的是心脏的病因所导致的休克,主要指的是心脏本身的病变所导致的,比如急性心梗,急性的心衰,外伤,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等。治疗的重点是去除病因,另外就是针对休克进行抗休克的治疗。

失血性休克有哪些危害

失血性休克其主要危害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神志淡漠,脉搏细数,重要组织器官缺血,会出现昏迷、少尿,严重时会导致病人死亡。

失血性休克一旦发生,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究竟是何种脏器出现出血。临床上最常出现失血性休克主要鉴见于外伤以后引起的腹腔内实质脏器,比如肝脏或脾脏破裂,通常需要及时的行腹部B超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需要及时的开放静脉通路、即输入等渗生理盐水或者红细胞、血浆从而补充有效循环血量,避免重要组织脏器缺血,在抗休克的同时及时的手术治疗止血。

感染性休克的危害有哪些

感染性休克的危害:感染性休克会引起机体的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细胞损害、代谢和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会危及生命。多数患者有烦躁、焦虑、神情紧张,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肢端湿冷。可有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心率增快等,后期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除需要积极控制感染外,应针对休克的症状给予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需要恢复全身各脏器组织的血液灌注和正常代谢。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充分估计病情的变化,及时加以防治。

本文Hash:3bd471d3f9269ba6d600d8ac783cdb5c6e81ebea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