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肺部是否健康?教你几个养肺技巧

肺部是身体重最不可或缺的身体器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怎样才知道自己的肺部是否健康呢?如果不健康该通过怎样的运动方法改变呢?

  首先如何自测肺功能

  1、吹火柴法。点燃一根火柴,放在距离嘴15厘米的位置,尽力去吹,如果吹不灭,说明肺功能可能有问题;如果距离5厘米还吹不灭,说明肺功能已经很差了(如肺气肿患者)。

  2、爬楼梯法。用不紧不慢的速度一口气登上三楼,不感到明显的气急与胸闷,说明心肺功能良好。

  3、憋气法。深吸气后憋气,能憋气达30秒表示心肺功能很好,能憋气达20秒以上者也不错。

  4、小运动量试验。原地跑一会儿步,让脉搏增快到每分钟100—120次,停止活动后,如果能在5-6分钟之内恢复正常,说明心肺功能正常。

哪些动作技巧有助于养肺

蹲一蹲也能养肺

保养肺的方法有不少,可以多吃一些清肺、润肺的食物,还可以依靠运动来调理,也称为呼吸锻炼法。如每天蹲一蹲,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肺方法。具体方法是,将两腿分开与肩齐宽,脚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脚的第二趾方向为准;下蹲时躯干要保持笔直状态,臀部向身后撅起。下蹲的速度大致是5秒钟1次。下蹲时吸气,站起时呼气,每日做20-30次为宜。

对于健康人群或是肺功能较差的人群来说,可以进行选择性锻炼。

腹式缩唇方法训练:胸部不动,吸气时闭嘴鼻吸气,吸气末屏气数秒,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呼气时嘴唇成吹口哨状。选择站式或坐式皆可。有效咳嗽咳痰: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秒-5秒,在胸腔内进行两三次短促有力咳嗽,然后进行一次深咳,张口咳出痰液。

吹气球:慢慢用鼻深吸一口气,屏气大约1秒后对着气球口吹气,直到吹不动为止,每天3次,每次10分钟。需要强调的是,吹气球不在于吹得快,也不在于吹得多,只要尽量把气吹出,每天有进步即可。

吹泡泡:慢慢用鼻深吸一口气,屏气大约1秒后对着吸管口慢慢吹,直到吹不动为止。每天2-3 次,每次5-10分钟。

登楼梯:登楼梯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根据自身体力有计划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

主动咳嗽是比较好的“清肺”

“清肺”不是简简单单地“把已经进入肺脏的脏东西清理出去”,而是根据肺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减轻乃至消除有害物质对肺脏的损害,提高肺的抗病能力和健康水平。主动咳嗽就是充分利用咳嗽这个保护性反射的动作保护自己,主动咳嗽不仅有助于排出气道的杂物,同时,还应为其增加胸廓内的压力,进而增加肺活量,提高了肺的免疫力。

“呼吸操”能减小雾霾损伤

预防雾霾损伤的方法是健肺,所谓“健肺”,一是增强肺功能,二是发挥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每天练一练呼吸操,可以健肺益寿。

(1)静操——“长吁短叹”。动作要领:深吸气,鼓肚皮;慢呼气,收肚皮。

(2)动操——“捶胸顿足”。动作要领:双拳轮番击打对侧胸、背部,交替做下蹲动作(或行进)。

判断肺部好不好,“四看”就知道,2招教你养出健康好肺!

最近有个30多岁的小伙子去看门诊,小伙子年纪轻轻,但是看上去脸色苍白、嘴唇发紫,而且稍微一活动就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当他伸出手时,每根手指都粗得像一个鼓槌,医生看了他的手指头,再结合具体的临床症状,判断出他是肺部病变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

小伙子手指出现的这种情况是肺部病变的典型症状——杵状指,除此之外,肺部病变时,身体其实还会出现很多表现。

肺部健康看这里

1、看手指

杵状指是肺部病变的典型表现,患者的手指指尖会肿胀,变得很肥厚,从外观看起来粗得像鼓槌,因此被称为杵状指。

出现这个情况,已经是肺部病变发出的明显信号,特别是肺癌的概率非常高。在肺部病变患者中,大约有百分之六十的肺癌患者都出现了杵状指。

当然,杵状指也不意味着一定是肺部病变,也可能是心脑血管等疾病。

2、看胸

胸痛也是肺部病变的一个信号。大部分肺癌患者在早期的时候,都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胸痛,这是由于肺部病变后,癌组织浸润胸膜导致。

肺部病变患者出现胸痛的时间长短、部位都不同,多数都是间歇性隐隐作痛,而且会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而加剧,或者是在做深呼吸和咳嗽等动作时,胸痛加剧。

虽然不是所有的胸痛都意味着肺部病变,但是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3、看肩背

肩背酸痛,也要小心隐藏着肺部病变的信号。

因为肺部病变可能出现转移,如果是出现在肺尖部的肺癌,是很容易引起胸膜、胸壁等部位出现异常,引起脊髓病变、肋骨肩关节部位病变,从而出现肩背酸痛。

患者刚开始感觉酸胀,但后期则是出现放电式的疼痛。因此,莫名出现肩背酸痛,要谨慎肺部病变。

4、看肺

最后就是看肺。

肺痛更应该警惕肺部病变。如果平时突然感觉肺部位置出现刺痛,或者是大笑、咳嗽的时候,肺部会出现不适,发生疼痛,这时候可千万不能忽视不管,很可能是肺部病变引起的问题。

很多人都感慨,肺部病变出现的概率这么高,却不知道,生活中存在许多伤肺的因素,而很多人,却占到了其中的许多条,那么出现肺部病变的概况也就更高了。

伤肺的因素

一提到诱发肺部病变的因素,人们都会想到抽烟,诚然,烟草对肺部的伤害排在前几位,但千万不要忽视了,下面这三种情况也同样伤肺。

1、厨房的油烟

厨房的油烟中含有一氧化碳和焦油等物质,对于肺部的伤害也非常大,如果长期吸收厨房油烟,也容易导致肺部病变。

2、汽车的尾气

汽车的尾气也是诱发肺部病变的因素。汽车尾气中含有非常多的有害物质,当这些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后,对肺部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3、呼吸道疾病

最后,由于呼吸道与肺部关系密切,当呼吸系统出现病变的时候,也容易引起肺部病变。因此,如果经常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话,也容易出现肺部病变。

肺部病变给身体带来的危害非常大,那么日常中我们应该如何养肺?

艾灸穴位养肺

中医提倡通过艾灸穴位以养护肺部,人体有两个穴位多艾灸,可以起到养护肺部的功效。

中府穴

中府穴在乳头外侧两个横指位置往上推三根肋骨,就是这个穴位。

艾灸中府穴对脾肺两个器官的疾病,譬如胸痛、肩背痛、咳嗽气喘等有效。

肺俞穴

肺俞穴则在第三胸椎棘突旁边一点五寸的位置。

常艾灸该穴位,对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等肺部及呼吸道疾病,预防肺 病有效。

运动养肺

通过运动养肺也是一个理想的方式,可以选择诸如慢跑等有氧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强健肺部功能。

由于肺部功能在上午七点到九点是最强的,尽可能选择在这段时间进行运动,并且避免在晚上九点到十一点的时间运动,效果不够理想。

肺部病变不是一朝之事,平时在生活中应该学会养肺,才能避免肺部病变的出现。

别不信,这种巧克力越吃越健康!巧克力的几个真相,你该知道了!

可可能护心,来自可可粉的更优

巧克力中的一些成分对健康有点帮助。它的健康价值主要来自于巧克力的标志性原料——可可中的酚类物质。

这些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而且可可粉中的钾也有利于护心。

可可成分正是使巧克力变“黑”的物质。可可成分越多,含有的酚类物质和钾就越多,越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巧克力颜色也就越黑。

同时,可可含量高的巧克力,配料中糖的含量就会相应减少,苦涩味也往往重一些。一般可可含量达到70%以上就比较黑,有的黑巧克力可可含量高达85%以上。

可可含量越高,巧克力味道就越苦,颜色也越黑。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尽量选择偏黑的、可可含量高的巧克力。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巧克力中可可含量的高低呢?

一般巧克力的可可成分包括可可液块、可可浆、可可粉等。

可可液块和可可浆是可可豆经过焙烤研磨之后形成的浆,凝固成块,其中包含可可脂(可可中提取的脂肪),也包含可可中的所有酚类物质;

而可可粉是去掉可可脂的部分,只保留全部的酚类物质和矿物质,从控制体重的角度看,选择可可粉含量高的巧克力最好。

可可脂决定口感,小心被替代

可可脂能为巧克力带来特有的饱满丝滑口感和美妙的香味,它地位重要,决定着巧克力的口感和细腻品质。可可脂以饱和脂肪为主,且其所含比例比黄油还高。

可可脂含量比较高的巧克力价格也贵。很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用一种叫做“代可可脂”的人造饱和脂肪来替代,代可可脂在制造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对健康极为不利的反式脂肪酸。

除此之外,购买含巧克力的夹心饼干、冰激凌、点心、饮料等食品时,一定要看清楚配料表,使用的是代可可脂还是真正的可可脂,购买时只选择含可可脂的。

尽管黑巧克力有一定的保健价值,但它并不是我们饮食必需品,而是高糖高脂的“限制级”零食,即使是健康人也要少吃,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痛风等人群更不适宜。

偶尔想解馋,尽量选择黑巧克力,而且每次吃一小块就够了,最好不超过20克。

四招巧选巧克力

要想选到好巧克力,最科学的方法就是看配料表,教大家四招轻松

购买巧克力:

1、看数字

可可含量高,表明巧克力的保健成分会高一些,而可可添加量比较高的巧克力,商家也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卖点,包装上会明确表明含量多少,即有一个大大的数字显示可可含量。

2、看商品名称

黑巧克力相对比较好一些。普通巧克力、白巧克力都不如黑巧克力。

3、通过口感判断

如果巧克力很甜,那么其含糖量就往往大于一半(即50%),而可可含量就达不到一半,这样的巧克力保健作用不会高。

4、看配料表

可可含量来自可可粉的,更优。如果含有代可可脂,那么预示着其中可能有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酸致人肥胖的能力更强,在体内的代谢也更慢,不建议买。

小tips:白巧克力脂肪含量高

市面上还有种白巧克力,确切地说,它是不含可可粉的巧克力,不含有酚类物质和钾,相反含有大量的糖类和饱和脂肪,还含有一点奶粉、奶油成分。

不过,为了获得巧克力的丝滑口感,会在其中单独加入从可可豆中提取出来的可可脂,有的甚至是加入代可可脂。

这样一来,白巧克力的脂肪含量就比较高了,有的甚至是代可可脂,是典型的高糖高脂食品。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