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了怎么办 盘点最有效治疗落枕方法

导读: 病因病理 常规治疗 理筋手法 1.揉推摩法: 2.伸筋疗法: (1)胸锁乳突肌伸筋法: (2)斜角肌伸筋法: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 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拔罐治疗 牵引治疗 适宜技术 “落枕穴”穴位刺激治疗落枕 1.治疗方法 2.特色 米醋热敷治疗落枕 1.治疗方法 2.特色 预防调护

  落枕了怎么办?清晨气喘,发现自己的脖子僵硬疼痛,这可能是落枕了,落枕好发于青壮年,冬春两季多发。轻者数天可以自愈,重者可迁延数周不愈,严重的影响着工作和学习。那么落枕了怎么治疗呢?落枕的快速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病因病理

  睡眠时姿势不良,头颈过度偏转,或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均可使局部肌肉处于长时间紧张状态,持续牵拉而发生静力性损伤。

  颈项背部受风寒侵袭,严冬受寒,盛夏贪凉,风寒外邪侵袭使颈背部某些肌肉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功能障碍。

  常规治疗

  理筋手法

  手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因按摩可很快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往往经治疗一次,症状即减轻大半,如配合药物等治疗,则疗效更佳。

 

 1.揉推摩法:

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缓慢转动头颈,在颈项部找到痛点或痛筋后,用拇指或小鱼际在患部作揉、推、摩,平稳施压,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缓解,疼痛减轻,再找出新痛点用同法操作,如此反复,至活动基本正常,痛点消失为止。

  

2.伸筋疗法:

运动医学研究说明,拉紧痉挛的肌肉使之伸展,并维持两分钟以上,可使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减轻或消失。利用这一原理,有针对性地使痉挛、收缩的颈肌得到充分伸展,成功地解除颈肌痉挛,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恢复颈部肌群平衡,建立良性循环的目的。

 

 (1)胸锁乳突肌伸筋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按住患者一侧肩锁关节处以固定肩部,另一手扶同侧下颌,并缓慢使患者头部转向对侧,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内保持双手位置不动,两分钟后放松。双侧分别进行,重复操作3~5次。

 

 (2)斜角肌伸筋法:

体位同上,述者一手按住患者一侧肩锁关节处,另一手扶同侧颞部,双手反向用力,使患者颈部侧屈向对侧,并在患者能忍受限度为保持颈部侧屈位两分钟,随后放松,先健侧后患侧,重复3~5次。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

患者坐位,术者立其后,双手肘部按住患者双肩以固定肩部,双手手指重叠扶在患者颈枕部,逐渐向前下方用力,使患者颈部前屈,并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内保持颈部前屈两分钟,随后放松,重复3~5次。

  以上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配合应用。每日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

  1.处方:大椎、后溪、悬钟、落枕穴及阿是穴针灸并用,泻法。

  2.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同时嘱患者在行针中向前、后、左、右活动颈项部;由风寒所致者局部加灸。

  药物治疗

  1.瘀滞型:宜活血舒筋,常用舒筋活血汤(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加减。

  2.风寒型:宜疏风祛寒,宣痹通络,常用葛根汤(葛根15克,麻黄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桂枝汤(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个)或羌活胜湿汤(羌活15克,独活15克,藁本15克,防风15克,甘草6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加减。

  外用药可局部擦正红花油或外贴伤湿止痛膏、风湿跌打膏等。

  物理治疗

  可选用电疗、磁疗、超声波等仪器进行局部理疗,温筋通络,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病症。

  拔罐治疗

  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疼痛轻者直接拔罐;疼痛较重者可先在局部用皮肤针叩刺出血,然后再拔火罐,可行走罐法。

  牵引治疗

  用枕颌带牵引,以坐位牵引为主,牵引重量为2~5千克,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适宜技术

  “落枕穴”穴位刺激治疗落枕

  1.治疗方法

  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用食指指腹,或圆棍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症状会有明显减轻。

  2.特色

  方便、实用、无创伤,特别适合患者自我康复治疗。

  米醋热敷治疗落枕

  1.治疗方法

  取米醋300~500毫升,准备一块棉纱布浸入米醋中,然后将浸湿的棉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疼痛处,上面用一个70℃~80℃的热水袋热敷,保持局部温热20~30分钟。热水的温度以局部皮肤感觉不烫为度,必要时可及时更换热水袋中的热水,以保持温度。热敷的同时,也可以配合活动颈部,一般治疗1~2次,疼痛即可缓解。如果家中没有棉纱布,也可用纯棉毛巾代替。

  2.特色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热敷后可有效缓解“落枕”带来的不适。

  预防调护

  治疗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放松颈部肌肉,疼痛缓解后,应积极进行颈部的功能活动,可作头颈的前屈、俯仰、左右旋转动作,以舒筋活络。

  睡眠时枕头要合适,不能过高、过低、过硬,避免颈部受寒受凉,尽量不要在床上看书、看报、看电视。枕头要置于颈项部,避免颈部受风受凉。

落枕怎么办 盘点最有效治疗落枕方法

  落枕了怎么办?日常生活中,落枕是常见的症状,相信不少人都出现过落枕的情况,对于落枕的滋味也深有体会,僵硬的脖子一动,就会出现酸痛不已的感觉,而且这落枕一般都要2-3天后才能慢慢恢复。如果想要避免落枕,那么睡觉时,就要避免以下这2种情况了!脖子落枕了怎么办呢?下面来看看落枕的简单有效治疗方法。

  远离落枕 避免以下2种情况

  1、躺卧姿势不良,枕头高度、软硬不当,使一侧的肌群长时间处于高度伸展状态而发生痉挛,就会导致落枕的出现,所以睡觉时,注意睡眠姿势,同时要选择适合的枕头。

  2、睡眠时,颈背部受寒风侵袭,由气血凝滞引发局部肌肉僵直,诱发“落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注意颈背部的保暖,春天气温变化较大,随时备好相应的被子,如果感觉冷,就要添加被子,以免因受寒而引发落枕。

  脖子落枕的治疗方法

  如果出现落枕,那应该如何治疗,让其快速恢复呢?以下的方法,不妨试一下。

  脖子落枕的治疗方法1、米醋热敷法

  这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热敷后可有效缓解“落枕”带来的不适。

  具体做法为:取米醋300-500毫升,准备一块棉纱布浸入米醋中,然后将浸湿的棉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疼痛处,上面用一个70-80℃的热水袋热敷,保持局部温热20-30分钟。热水的温度以局部皮肤感觉不烫为度,必要时可及时更换热水袋中的热水,以保持温度。热敷的同时,也可以配合活动颈部,一般治疗1-2次,疼痛即可缓解。如果家中没有棉纱布,也可用纯棉毛巾代替。这个方法方便简单。

  脖子落枕的治疗方法2、按摩后溪穴法

  后溪穴位于手指外侧,握拳时小指外侧肉起如山峰,按之似小溪之处,故名后溪。后溪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人体脊背的督脉相通,有解除痉挛、利气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独取后溪穴治疗落枕、急性腰扭伤、肩周炎、足跟痛、麦粒肿等疾病。

  具体方法是:用食指指尖按压患侧的后溪穴,并进行有节律的旋转摩动,给予强刺激,同时令患者轻转颈部,直至症状消失为止。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脖子落枕的治疗方法3、脖子运动法

  坐在一张椅子上,然后胸部挺起,头部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起头来,眼睛看着天花板,停留3秒钟左右然后就可以再低头。重复这样的动作20次左右即可。

  提醒:如果一个月内出现“落枕”达到3次以上,甚至频繁发作,需要密切关注。除了从颈椎找原因,还要考虑是否由体内淤血凝滞、气血不活所致。

  当气无法推动血运行之时,颈部加之受到寒邪,容易出现病症。这类人除经常落枕之外,多伴有精力不集中、乏力、头晕、记忆力差等气虚的症状。除对颈部进行合理治疗等外,还可适当配合中医药调理,比如党参、当归、元胡、川芎、桃仁等。

  如何预防落枕?

  1、预防落枕,睡觉时注意选用适宜的枕头,枕头高度10-15厘米为佳,不能太硬。气血不活的人可以在枕头里适当加些中药,如甘草、当归等,有助于促进颈部血液循环。

  2、天冷睡觉时,被子最好能盖住脖子,避免因颈部长时间受凉引起颈肌痉挛。

  3、生活中避免久坐不动,伏案一段时间后最好抬头活动一下颈部,防止颈肌慢性劳损。

  4、饮食上适当补充乳制品及新鲜蔬菜等,保证人体所需的钙和维生素。

落枕了怎么办 盘点有效治疗落枕方法

  在晨起时发现颈部酸痛,活动会受限,这是落枕的症状。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针灸、药物、热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为佳。热敷局部家人可帮助落枕者进行按摩、热敷以减轻痛苦。下面小编就介绍关于治疗落枕的有效方法大全。

  提供按摩治疗法

  1.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多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处),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可左右手交替进行。

  2.用小鱼际由肩颈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轻快迅速击打两分钟左右。

  3.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肩井穴1-2分钟。

  4.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待有酸张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

  5.最后进行头颈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偏及旋转等活动,此动作应缓慢进行,且不可用力过猛。

  运动疗法

  低头仰头坐在椅子上,挺起胸部,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朝天上看。停3秒钟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左右摆头坐在椅子上,两臂自然下垂,头先向左摆,然后再向右摆,这样反复20次。

  摇摆下颌坐在椅子上,两臂自然下垂,胸部挺起,用力向左右摇摆下颌,连续20次。

  伸缩颈部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先将颈部尽量向上伸长,再将颈部尽量向下收缩,连续伸缩20次。

  旋转颈部坐在椅子上,身体不动,先向左旋转颈部90度,再向右旋转颈部90度,连做20次。

  按摩枕部用两手掌在枕部用力按摩,直到局部发热为止。

  按摩法

  本人由于睡姿不好或受冷风吹等,时有落枕发生,颈、肩部剧痛,工作不便,多次去医院治疗,后看按摩书,讲到落枕治疗之法,各书不一,归纳起来是按摩天牖、风池、哑门、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风,或乳突、发后、手三里等。经我实践,肿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压法指压,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疗效更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为落枕患者正确地按摩

  正确地为落枕患者按摩,是为患者减轻痛苦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省时、安全、便捷。为落枕按摩需要有正确的按摩方法,切不可胡乱端弄,重则会对患者造成不适,加重落枕情况。正确的按摩方法如下:

  病人端坐于方凳上,施术者站于其后或一侧。

  1.用拇指自上而下在颈部做推法数次,以理顺筋肉。

  2.用拇指揉按颈部的压痛点数次,以消散筋结。

  3.一手按住痛点,另一手扶于头顶部,做颈部的屈伸、旋转活动法。其活动范围可逐渐加大,以改善颈部的活动功能。取穴:风池、颈中、肩井、肩外俞、绝骨、落枕穴。

  4.做颈部的侧扳法和旋转扳动法,以矫正颈部软组织及小关节的位置。具体操作如下:

  ①颈部侧扳法:病人端坐于方凳上,施术者站于其旁(以向左侧扳法为例)。施术者右手虎口张开卡在颈部的左侧,左手扳于头部右侧,向左用力,嘱病人充分放松,两手成相反方向。当侧屈至最大角度时,稍用力扳动,可发出“咔哒”响声。然后用同法施于对侧。

  ②颈部旋转扳动法:病人端坐于方凳上,施术者站于其后。施术者一手扶于头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领部,稍加活动后嘱病人充分放松,当旋转至最大角度时,两手成相反方向扭转,并可发出“咔哒”响声。然后用同法施于对侧。

  如上述手法为落枕患者正确按摩后,有缓解痉挛、顺筋归位的作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颈部扳动法时,应注意角度和力量,切勿猛力扳扭。

  中医疗法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选用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星附膏、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5.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另外,有一部分中成药亦具有不错的疗效,是结合了针灸与药物的原理,在临床上具有不错的疗效。

  推拿

  两手同时点揉承浆、风府穴约1分钟,手法轻柔,然后双手点揉患部对侧之合谷、后溪穴,强刺激(以病人耐受为度),同时令患者轻缓左右扭颈,尽量扭转至最大限度,约1分钟,然后低头,仰头,活动颈部。若落枕症状较轻,此手法即可获效。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风门、肩井。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最显处。

  (二)治法

  阿是穴,用力揉按片刻,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快速点刺3~5下,或用皮肤针中等度叩打,叩打面积,可相当于罐具口径。然后,选用适当口径之罐具吸拔。配穴可取1~2个,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于针上拔罐。吸拔时间均为10~15分钟。起罐后,可在阿是穴用艾卷回旋灸5~7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

  醋敷法

  取食醋100克,加热至不烫手为宜,然后用纱布蘸热醋在颈背痛处热敷,可用两块纱布轮换进行,痛处保持湿热感,同时活动颈部,每次20分钟,每日2至3次,两日内可治愈。

  机械疗法

  按摩棒强而有劲的捶打按摩功能渗透肌肉组织,可有效减轻酸痛。按摩棒的重量全集中在按摩头上,因大幅度加强了按摩力度。效果非常行之有效。

  牵引疗法

  对于落枕后是否用牵引疗法,则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可以像颈椎病一样采用颌枕托牵引,且重量可适当加重,常用重量为4公斤一7公斤,牵引时间为20一30分钟。但也有人认为,落枕后牵引不仅无效,反而使疼痛加剧。在与颈椎病颈型作鉴别诊断时,若用两手稍用力将患者头颈部向上牵引时,颈型颈椎病症状可消失或缓解,而落枕者则疼痛加剧。一般认为,因为落枕后肌肉处于痉挛状态。

  落枕健康小贴士,所以牵引时的重量大小尤其要讲究,过轻往住效果差,过重又易加重损伤。因此,可用其它方法进行治疗。当然,是否使用牵引疗法,也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探讨、研究。有些医院应用牵引疗法治疗落枕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根据实践,也可使用牵引疗法。

  物理疗法

  落枕的物理疗法主要为电兴奋疗法。将一电极置于痛点,另一极置于其周围,电极间距2厘米一3厘米。治疗后,患者作头部运动数分钟。每日1—2次,数日即可痊愈。亦可用局部照射、局部旋磁疗法及局部冷疗法或湿热敷法治疗。

  中医疗法

  1.一般落枕经1~2次治疗即可治愈。但部分患者实际上是在颈部长期病变的基础上发病,如颈部肌肉长期劳损或颈椎有退行性病变等,在一定条件下诱发本病,即使通过治疗使紊乱的关节复位,但颈部软组织的充血、水肿、增厚等炎性变化也会继续造成颈部不适,需要2周甚至1个月以上的治疗、休息才能痊愈。

  2.扳法是治疗外伤型落枕的有效方法,只在颈椎棘突有偏歪时使用。操作时用力要求稳而有突发性,以听到有弹响声为佳,但切不可强求有弹响声,要适可而止,不能粗暴用力。行扳法前要明确诊断,排除骨折、脱位或肿瘤等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头痛严重、颈部不能转动者,可先按揉患侧肩井穴2~3分钟,并嘱患者缓缓转动颈项,当疼痛稍减后,再行治疗。

  4.颈项部保暖,避风寒,以免影响疗效。

  5.不宜睡高枕,枕头要富有弹性,高度以侧卧位时头部与身体能平直为佳。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