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发苦是什么原因 吃的时候发现大闸蟹发苦是什么原因


  从“一碟螃蟹,顶上一桌”的俗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螃蟹的鲜美。每逢过节、聚会等场合,只要有螃蟹,那就属于是一道丰盛的佳肴。蟹类主要有大闸蟹、梭子蟹等,其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钙、锌、铁、维生素等。那么,大闸蟹发苦是什么原因?大闸蟹的功效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闸蟹发苦的原因

  1、螃蟹尚未成熟:蟹黄的味道与普通的金黄色蟹黄不一样,蟹黄的色泽要浅一些,有些稀薄,无法形成块状,这是由于蟹肉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到成熟的时候,蟹肉也没有那么厚,并且还会发苦。

  2、螃蟹没清理干净:螃蟹的烹饪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除了阳澄湖的大闸蟹,其他的螃蟹都要在清水中浸泡两天,然后才能下锅。再过两日,螃蟹就会被养净。把螃蟹洗干净,把里面的脏东西都清理干净,蟹黄就不会太苦了。

  3、螃蟹病了:螃蟹病了,蟹黄就会是苦的,而且不能结实。这种螃蟹容易死亡,有些体型巨大,但重量不够。患病的蟹壳上出现了一些灰褐色的斑点,也就是所谓的球毛虫病。

  大闸蟹的功效

  1、大闸蟹富含维生素,维生素A的含量远高于一般的陆地和水生动物,维生素B2的含量是我们经常食用的鱼的6倍。而且,这只螃蟹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和P,是一般的鱼的六倍以上。100克的螃蟹,蛋白质17.5g,脂肪2.8g,磷182mg。

  以上就是关于大闸蟹发苦是什么原因的介绍,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大闸蟹苦味是什么原因 大闸蟹吃得时候有点发苦是怎么回事


大闸蟹上市后,很多人都去品尝螃蟹的美味,但尝起来有点苦味。大闸蟹苦味是什么原因?大闸蟹怎么处理不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闸蟹发苦的原因

  1、大闸蟹还没有完全成熟。

  如果吃的时间太早了,还没有到吃得季节,这时候的蟹黄就会比较软,而且有苦味。

  2、做法有问题。

  大闸蟹在水中生长,所以里面可能有污渍,如果没有处理干净,吃起来也会很苦。

  3、养殖时使用了药物

  螃蟹、泥鳅、黄鳝、甲鱼等养殖时大多数都会使用药物,主要是使用生长激素和少量抗生素,但螃蟹水质影响较大,需要控制死亡率,如果这些药物没有排干净,螃蟹就会呈现苦味。

  解决苦味的方法

  1、购买正规养殖的

  购买时一定要寻找正规的基地,一般要选择位于湖水中的养殖基地,这样水质可以有保证,在通常的烹饪中就不会带有苦味。

  2、尽量多养几天

  买来的螃蟹不知道是否是在正规养殖基地养殖,这种螃蟹最好放在家里用清水多养几天。期间注意勤换水,等螃蟹将体内有害物质全部排出后再食用,这样也不会再有苦味。

  关于大闸蟹苦味是什么原因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大闸蟹苦是什么原因 大闸蟹发苦是什么原因呢


  秋风吹,蟹肉肥美。秋天是最适合吃螃蟹的季节,螃蟹的做法也很多,比如麻辣蟹,清蒸蟹,蟹黄包,蟹花粥等。那么,大闸蟹苦是什么原因?什么样子的大闸蟹不能吃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闸蟹苦的原因

  1、螃蟹还不熟,过早食用,蟹黄又嫩,味道有些苦涩。十月下旬到十一月,是螃蟹最肥的时期,想要尝鲜的人,可以选择母蟹。

  2、烹饪方面的问题,由于大闸蟹生长于水中,可能会有一些不洁的污物,味道会比较苦涩。在买螃蟹前,一定要把它们放到清水里浸泡两天。把内脏清理干净,把里面的杂质全部清理掉,蟹黄也就不那么苦了。

  苦蟹黄的色泽很淡,没有结块,蟹黄很少,这是因为螃蟹还很嫩,还没有完全成熟。这蟹黄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味道会比较苦。如果是发苦的蟹黄,就不要吃了,如果蟹黄比较肥厚,但是颜色要比一般的蟹黄浅一些,可能是因为没有清洗干净而产生的苦味,也可能是蟹黄中有杂质,不适合吃,对身体不好。

  死蟹不能吃

  不要食用死螃蟹,蟹类是一种杂食性动物,特别喜欢吃动植物的腐肉,所以携带了很多的病菌和病毒。活蟹因为本身的代谢功能,可以对抗微生物,从而抑制它们的增殖。而当螃蟹死亡时,它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养分快速繁殖,从而使螃蟹腐烂,从而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人吃了会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

  以上就是关于大闸蟹苦是什么原因的介绍,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本文Hash:fcc068b970012a01fbac173e44b386a5ec568c7b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