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压偏低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血压偏低的因素一般有体质因素、贫血、急性心肌梗死等。

临床中正常的血压值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当低于这一范围时,说明患者血压偏低,建议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体质因素:指部分健康患者,其血压经过反复测量均属于偏低的情况,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此时一般不用药物治疗,患者注意休息即可。

2、贫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是由于营养不良、失血等原因引起的,当6个月到6岁儿童的血红蛋白小于110g/L,6~14岁儿童的血红蛋白小于120g/L,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小于130g/L,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小于120g/L,孕妇的血红蛋白小于110g/L时即为贫血,一般可出现头昏、耳鸣、失眠、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患病后血容量减少,血液对脉管的压力也会下降,便会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需及时的使用补血药物进行治疗,如右旋糖酐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严重时可以输血治疗,当血容量恢复后,患者血压偏低的情况即可改善。

3、急性心肌梗死:

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一般与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一般会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患者患病后,心脏的泵血功能会减弱,使脉管内的血容量减少,从而会引起血压偏低的情况,一般需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当急性心肌梗死缓解后,患者血压偏低的情况也可以得到改善。

除了上述因素外,患者血压偏低还可见于肺结核、恶性肿瘤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可以观察心搏量,每次心脏跳动搏出的血量叫心搏量,也叫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越大,血压就会越高,反之,血压就会越低。

第二可以观察血容量,血容量越大,血压会越高,否则血压会明显下降,如失血、失液、大量出汗或拉肚子等,会导致有效血容量下降,血压也会降低。

第三可以观察心率,心率对血压的影响主要与收缩期与舒张期的时间变化有关,心率越快,心脏舒张时间越短,每博量越少,血压会越低。

还有外周血管阻力越高,舒张压越高,反之,舒张压越低。

还有血管的弹性,大动脉弹性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低,大动脉弹性降低时,脉压差就会增大,一般表现为收缩压的增高,舒张压的降低。

日常生活中紧张、压力大都会影响到血压,紧张的情况下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导致血压增高。

血压正常范围 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血压是人的一种体征,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那么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血压正常范围

根据中国高血压联盟最新指南,正常血压是90mmHg<收缩压<140mmHg,60mmHg<舒张压<90mmHg,这是正常血压范围。其中理想血压是120/70mmHg。平常的降压达标水平要在130/80mmHg。收缩压130-140mmHg,舒张压90-80mmHg之间属于正常高值。

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1.年龄

年纪越轻,新陈代谢率越高,血流量较大,心脏需要较大压力泵血,随着年龄增长。

2.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反应的是心脏射血功能,影响收缩压较明显,每搏输出量增大时,射血多,形成收缩期血压增高,反之降低。

3.身高

身体越高,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能流遍全身。

4.心率

心率对血压的影响主要是收缩期与舒张期的时间变化,心率增快时,心脏舒张时间减少,搏出量减少,从而影响血压。

5.姿势

站立时血压高于坐姿血压,而坐姿时的血压又高于平躺时之血压。因受重力原理影响。

6.血黏度(血液密度)

血液越黏稠,心脏需要越大压力泵出血液。

血压正常范围以及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我们需要及时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血压不稳。

本文Hash:6ed8d80984eda7718a03358b0665982acdb436f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