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皮肤容易出现过敏是怎么回事

孩子皮肤容易出现过敏从专业角度讲是免疫功能失衡,过度免疫应答的表现。免疫本来是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正常功能,如果患儿存在免疫力低下,或者受不良环境、精神等因素影响,会使机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刺激皮肤中的血管和炎症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导致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瘙痒等症状。

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患儿应该查明过敏原并加以避免,如果出现过敏的症状就需要及时服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用药需要选择没有心脏、肝脏毒性,无嗜睡作用,不影响患儿学习和认知的药物。此外如果孩子皮肤经常出现过敏情况,还可以服用调节免疫平衡的药物,比如一般使用的脾氨肽口服溶液等。该药物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的紊乱状态,促进免疫平衡的恢复,辅助改善皮肤过敏问题。

如需用药,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专业用药知识,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者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孩子肘窝皮肤又干又痒是怎么回事

患者:您好,请问孩子肘窝又干又痒,这是怎么回事?

药师:孩子肘窝又干又痒有可能是得了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也叫遗传过敏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剧烈瘙痒等情况,好发于手、手腕、脚、脚踝、颈部、躯干、眼睑、肘窝、腘窝等等部位。如果孩子出现了肘窝又干又痒,并且伴有湿疹样皮损时,需要及时到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患者:那如果是确诊了特应性皮炎,应该怎么治疗呢?

药师: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以恢复皮肤正常屏障功能、寻找并去除诱发和加重因素、减轻或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通常会选择糖皮质激素或者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而糖皮质激素属于激素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所以多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进行干预治疗,比如早克他克莫司软膏,刺激性较小,按疗程使用可以缓解瘙痒的症状,避免抓挠皮肤造成破损而导致的细菌感染。

如需用药,或想了解更多用药知识,可以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孩子频繁“感冒”是怎么回事?或许是因为尘螨过敏

尘螨过敏你知多少

尽管室内存在各种过敏原,但尘螨绝对是引起过敏最为常见的那种。事实上,真正引起过敏的并不是因为吸入了螨虫,而吸入了螨虫排泄的废物(一个螨虫一天可以制造约20个废物微粒,1克灰尘中,可以存在100000个这样的微粒)以及螨虫的尸体,所以即使吸入的螨虫已经死亡,但它们仍然会引起过敏症状。这些物质就被称为“尘螨过敏原”。

湿度跟尘螨有何关系?空气中也有尘螨吗?

A:尘螨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黑暗环境中,室内湿度在50%以上时,尘螨在你家存在的可能性将达到99、9%。尘螨为微小生物,如针尖大小,肉眼看不见。在屋尘中有大量尘螨生长。

去螨方法

1、在家中备上一个湿度计,用空调或空气净化器的除湿功能将湿度控制在35%-40%之间,有效抑制螨虫、霉菌孳生。

2、打开窗户,加强通风移除过敏原。

3、专业的空气净化器采用HEPA过滤网及紫外线杀菌技术,能将空气中超过0、5毫米及肉眼不可见的细菌、尘螨等过滤掉,避免它们继续在空气中循环,这种净化大都是彻底、有效的。

哪些地方容易招惹尘螨?

A:尘螨喜欢以人类或动物(猫、狗)脱落的皮屑、毛发维生,所以它可能存在的地方就是卧具和衣物中。床褥、枕头、地毯、窗帘、毛绒玩具和沙发中最多,不常洗的衣服中也易孳生。

去螨方法

1、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头、洗澡、换洗衣物。

2、定期对居室进行全方位清洁,包括各类纺织品、家具、地面、书籍、空调过滤网等。床单、枕套、被套等用品应定期用55℃以上的热水洗涤,或使用能去除螨虫的专业洗涤剂清洗床品,以去除螨虫及其它过敏原。

3、选择具有防螨功能面料制成的床品,可将螨虫和人体脱落的皮屑隔绝开来,使螨虫失去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而死亡,并且螨虫尸体及其排泄物也无法透过防螨功能面料进入空气引发过敏。

特别提醒:如果你家宝宝患有过敏症,请使用可清洗的被褥,洗后要及时高温烘干。请不要晒被子并拍打,防止粉尘及螨虫的尸体、排泄物飞扬或浮于被子表面,加重宝宝过敏。

4、宝宝的毛绒玩具要经常清洗。用热水烫,然后放在太阳下彻底晒干。

5、减少使用织物地毯,经常清洁除尘,发现掉落食物残渣时更要及时清洁,必要时撤掉地毯。如给宝宝开辟游戏空间必须使用地毯时,建议选用易清洁的环保地垫。

6、尽量选用木质、瓷砖、塑料及皮质表面的家居用品,地面最好是可以拖洗的木地板,以避免积聚尘螨。

7、保持浴室清洁干燥,洗澡后清洁地面积水病开窗透气;饭后立即清洁厨房,不留食物残渣过夜,不留油污水渍在操作台。定期清理消毒。别忘记连冰箱一起清理。

8、做好宠物的卫生清洁,房间的除尘、空气净化,接触宠物后洗手。如果宝宝已经有过敏症状,妈妈们需要考虑是否暂时将宠物寄养在别处。

本文Hash:930381438ce637190bf79d6b1be06ca269f9ea3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