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后起水泡怎样去处理

拔火罐后起水泡如果是小水泡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是比较大的水泡,可以用消毒针将其扎破,并定期涂药处理。

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疗法,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患者的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方法,拔火罐可以起到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如果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在拔火罐之后身体上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如果水泡比较小,一般不需要处理,水泡可以自行消退,此时应避免患者的皮肤处沾水。如果患者的水泡比较大,可以用消毒针将水泡扎破,然后放出渗液,同时应定期涂抹碘伏,防止皮肤出现细菌感染。

如果患者的皮肤出现了感染的情况,可以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禁止吃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芥末、辣条等,以免不利于患者恢复。

拔罐起水泡怎么处理

拔罐起水泡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拔罐以后出现小的水泡,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让其自行吸收即可。如果出现比较大的水泡,可以在家用碘伏等消毒皮肤,然后用无菌的针头刺破水泡,放出水泡内的水,或者是用注射器抽出水泡内多余的水分,注意保护皮肤,防止发生感染。如果在家处理不当会引起皮肤感染,这种情况要到医院及时就诊,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处理。

拔罐出现水泡,多是因为操作不当或者是留罐时间过长所导致的。比如拔罐的过程当中,因为灼烧罐口从而拔到皮肤上之后,罐口灼热灼伤皮肤所致;或者是留罐时间过长,拔罐以后留罐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如果过长则会引起出现水泡的情况。要进行相应的处理,防治皮肤发生感染。以上就是拔罐的一些注意事项。

拔罐水泡该怎么处理 七方法有效防止起水泡

  拔罐时,罐印出现水珠,皮肤出现水泡、出血点、瘀血等现象均属正常反应。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这是热湿毒的反应。水泡小者,只须小心防止擦破,可待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可用消毒针在水泡跟部将其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无消毒工具切忌自行处理,应到医院或诊所处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拔罐水泡如何处理最好。

  处理方法:

  小水泡不需要处理,防止感染待其自然好就行了;

  大水泡就得用消毒针将其扎破,敷上消炎药,防止感染,注意卫生,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如果水泡过大,数量多建议去中医院找医生处理。

  拔火罐事项有效防止起水泡:

  一、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二、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三、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四、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五、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六、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七、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八、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本文Hash:b6caaf965042944416491f588233efe601a0302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