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会减少吗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会使患儿血小板减少。因为患儿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干细胞损伤,所以会出现血小板会减少的情况。此外,患儿常会出现皮肤苍白、皮肤出血、心跳加快、乏力、气短,甚至出现咯血、呕血的症状,一旦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儿童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该病的发生与使用氯霉素、保泰松等药物,过多接触X射线、肝炎病毒感染、基因缺陷有关。治疗方法有使用去铁胺、止血敏、司坦唑醇等药物治疗、输血疗法、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三种。治疗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看护患儿,避免其感染、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饮食注意清淡,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会转白血病吗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不会转白血病,儿童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是两种不同的病。

儿童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患者的骨髓造血系统会出现异常,不能正常生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患者往往表现为外周全血细胞减少。而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生疾病,由于白细胞大量增生,骨髓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因此患者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而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在临床上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增生是减低的,一般没有肝、脾、淋巴结的肿大,而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患者往往会出现骨髓外浸润性表现,可以有肝、脾、淋巴结的肿大。

因此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在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上都不同,不会互相转化。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会有出血点吗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会有出血点,本病患者的血小板严重减少。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如果缺乏血小板患者就会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因此可以出现皮肤下方的出血点。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系细胞的减少,化学药物的刺激、射线、病毒感染、基因遗传等都可能诱发本病,对病情较重的儿童可适当输血治疗,对重度贫血者以输注浓集红细胞为宜,对出血严重者可输注血小板或新鲜血。

平时应该做好皮肤清洁卫生,尽可能减少感染等情况,自身体质不好的就应该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但要防止碰、撞、跌跤等事情出现。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否则会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饮食要富有营养及易于消化。

本文Hash:8743afc61aa0bac45182025e1747d30da2a7831e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