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友病三种征兆

小儿血友病的三种征兆可以是出血,血肿,不易止血。

1、出血,易于出血是小儿血友病最典型的表现,可为皮肤,黏膜的出血,皮下、牙龈、口腔及鼻黏膜为出血多发部位,表现为皮肤黏膜有散在的出血点,刷牙时牙龈出血,反复鼻出血等;也可为关节出血,多见于膝关节,其次为踝、髋、肘、肩关节等,表现为关节不适感,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还有部分患者病情严重,有内脏出血的表现,如咯血、呕血、黑便、血便和血尿等。如果出血量多,可引起患儿失血性贫血,休克等表现。

2、血肿,血肿可因肌肉出血而致,多发生在创伤或活动过久后,深部肌肉出血时可形成血肿。若血肿压迫周围神经、肌腱等组织,可导致疼痛、麻木、肌肉萎缩、局部畸形等表现。

3、不易止血,患儿的皮肤破损处往往难以止血,如轻微损伤或小手术后有长时间出血的现象,静脉注射后需要长时间按压注射点才能止血等。

三种血友病缺乏的凝血因子

三种血友病缺乏的凝血因子通常是第Ⅷ因子、第Ⅸ因子、第Ⅺ因子。

血友病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根据患者缺乏凝血因子的类型,可以分为血友病A或血友病甲(第Ⅷ因子缺乏);血友病B或血友病乙(第IX因子缺乏);因子XI缺乏症。曾经第Ⅺ因子缺乏症称为血友病C或血友病丙,但是由于第Ⅺ因子的遗传方式与另外两种凝血因子截然不同,因此现在并不用此名称。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血友病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出血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血友病患者日常需要避免外伤以及可能引起损伤的检查治疗,如注射和手术等。避免较重的体力活动。

小儿血友病治疗方法

小儿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家长需要带小儿去医院进行就诊,并通过药物、手术、物理治疗进行治疗。

一、药物:小儿血友病的药物治疗是以替代疗法为主,即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如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治疗,还可以选择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氨甲环酸等药物治疗。

二、手术:对反复关节出血而致关节强直及畸形的小儿,可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治疗。

三、物理治疗:对于存在出血不止、血肿症状的小儿,还可以使用冰袋冷敷,缓解血肿的情况。

建议小儿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不要私自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饮食上要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及易消化饮食,如苹果、草莓、瘦肉、鸡蛋、坚果等,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本文Hash:9e503785055dc6dd6ef748f46c0b97e2e1543b17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