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如何传染

慢性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的,传染性的大小与乙肝DNA的数值呈正相关。

目前,慢性乙肝经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以后,传染性会明显下降的,一般经过抗病毒治疗3-6个月左右,很多慢性乙肝患者乙肝DNA会检测不到,传染性也会明显的下降。但这时不能停用抗病毒药物,乙肝的口服抗病毒药物的疗程至少要4年以上,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规律的服药,并且需要定期的门诊随访,以评估抗病毒的疗效。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乙型病毒性慢性肝炎如何传播的

乙型病毒性慢性肝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了解慢性乙肝的传播途径,可以预防发生感染。乙肝病毒主要经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如果和慢性乙肝患者有性接触、或血液接触,非常容易感染乙肝病毒,比如和乙肝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但是乙肝病毒不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握手、拥抱、住同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会在乙肝五项的检查中体现出来,乙肝五项中第一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第二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第三项为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第四项为乙肝病毒e抗体(HBeAb)、第五项为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如果1-5项全是阴性,则表示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是也没有乙肝病毒抗体,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如果仅是第2项为阳性,则表明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抗体,并且没有感染乙肝病毒,是正常状态。如果1、3、5项为阳性或者1、4、5项为阳性,则表示体内感染乙肝病毒。

对于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如果经检查发现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并且肝功能存在异常,要开始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核苷 (酸) 类似物,比如特立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可以“靶向”集中在肝脏,减少外周血液内的药物浓度,对肾功能及骨密度损害较小。所以慢性乙肝患者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平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的控制。

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用药知识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慢性乙型肝炎有传染性吗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乙肝病毒DNA定量越高,传染性越强,病毒定量低,传染性就弱。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女性月经、乳汁等分泌物中。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和血液传播(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

慢性乙型肝炎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有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存质量。临床上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可以服用特立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抑制病毒复制。药物不仅能够降低传染性,还能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要加强调节免疫功能,抗肝纤维化治疗。生活中还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用药知识,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本文Hash:dc3b7d14f683d45ae2aac03bc4df142195c9296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