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养生须知:练习气功九个要则要牢记

导读: 1、一个人能不能坚持刻苦练功、能不能做到科学练功,说到底还是一个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2、练气功是清理体内垃圾、舒展筋骨的一自我身心净化过程 3、练气功的人功利思想不能太重,不能仅仅为了舒服,也不能只是为了治病 4、根据自然科学知识加强对气功理论的理解 5、靠练气功强健自己的形体和意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6、练气功要讲科学,要只争朝夕地练 7、练气功时既要放松又要用气用力 8、练气功最好是形体和精神锻炼并重 9、不能把练功作为任务来完成

  气功已经成了一项全民健身运动。你知道健身气功怎么练吗?你知道气功入门的基本原则吗?你知道气功如何养生吗?今天小编帮大家总结了气功锻炼的九大要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一个人能不能坚持刻苦练功、能不能做到科学练功,说到底还是一个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如果一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占有财富和荣誉,是为了享受,那他就缺乏吃苦的精神。

  要坚持刻苦练功、科学练功,不仅要正确处理日常工作和练功的关系,而且心要有宇宙那样大。

  能容常人不能包容之事、能忍常人不能忍受之苦、能排解常人排解不开的烦恼、能在最艰苦的环境条件下找到最大乐趣。

  这样才能克服一切干扰,心情舒畅地练功、始终不逾地练功。

  2、练气功是清理体内垃圾、舒展筋骨的一自我身心净化过程

  练功以后经常感到儿酸、那儿疼,或者出现浑身痒、出汗、起疙瘩、皮肤变黑、烂脚跟、掉皮,有人会突然地想要排大便、小便,还有人会便血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身心自我净化的一种反应。用练气功人的话来讲这是排病反应。

  经历这些反应后,精力和体力都会有所上升,从而为实现健康的自我奠定了基础。

  3、练气功的人功利思想不能太重,不能仅仅为了舒服,也不能只是为了治病

  如果有第一种目的,就不能坚持长久;有第二种目的,精神上不容易集中专一,病也不容易好。

  如果说没有功利思想会缺乏动力的话,那么可以树立一种身心健康,小可造福家庭、大可造福社会的思想。

  有了这种大功利思想,则练气功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并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帮助练功,从而实现更快更好地改变身心状态的目的。

  4、根据自然科学知识加强对气功理论的理解

  我觉得,一般的体育锻炼只是靠肢体的运动来强化局部功能,而气功训练则兼有锻炼与休息两种功能。

  它是在恰当地运用气息和形体运动,增强机体的循环能力,使身体的各种功能均衡地提高。

  5、靠练气功强健自己的形体和意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因为身体中各个零部件的老化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过程;人的世界观在几十年中也已定型。

  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几十年形成的世界观扭转到科学的轨道上来、把已经堵塞的河道(即各种循环系统)疏通、把已经锈蚀的链条(整个脊椎相当于一根链条)润滑。

  使已经固死的关节灵活足绝不可能的,只能一点一点地使自己完善起来。

  6、练气功要讲科学,要只争朝夕地练

  其实质不是说练功要慢慢来,如果每次练功都有新的体会,那功力长得就比较快。

  因此,在做每一个动作时都要用心、用气、用力。每一次练功都像是第一次练功一样,总感到新鲜。

  7、练气功时既要放松又要用气用力

  这似乎有点矛盾,很难做到。实际上越放松越能用上气和力。

  放松的感觉可以从如下过程中找到:身体中正,两眼闭合,吸足一口气,感到全身发胀。

  然后收小腹从口中慢慢把气呼出,用力呼尽,直至有头部微微发晕、全身瘫软、似乎要陷入地下的感觉。

  8、练气功最好是形体和精神锻炼并重

  形体锻炼,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要求,而体察体内气机的变化,则是气功精神锻炼中的共同要求。

  随时注意体会哪儿酸、哪儿胀、哪儿疼、哪儿痒……再想一下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哪个关节要松了、哪个管道要通了、自己的气是不是增加了、体内的气运送到哪个部位了等。

  9、不能把练功作为任务来完成

  要从练功过程中体察到深刻的道理;要在边练功、边提高的过程中体会到练功的意义和乐趣。

怎么练气功养生 练习气功的要领有哪些

  气功是一种养生的手法,怎么练气功与练习气功的要领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下真气运行法,以及练习气功常见的注意的方面问题。

  一、姿势

  (1)盘腿坐式:分双盘、单盘、自由盘。双盘为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手相合置于小腹前。这个坐法只是为了稳固不摇动,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单盘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势如前,是一般人习惯坐法。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子上,以坐下来大腿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可放下两拳(拳眼相对)。

  二、对五官的要求

  (1)口腔:自然闭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轻抵上颚。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谓“吞津”。

  (2)眼睛:闭目内视,练到那一步就内视那一部位。若练功时心猿意马,思如潮涌,就睁开眼睛,注视虚空或鼻尖少时,打断思路,闭目再坐。此谓“慧剑斩乱丝”。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从容自然,没有粗糙的声音。

  (4)呼吸: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后面的练功过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在贯通壬脉的一、二、三步过程中,一直注意呼气,吸气时任其自然,自无流弊。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三、练功须知

  (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

  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

  呼气时真气下行进入丹田,为达此目的,必须先聚集真气,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时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开始就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②时间:如果想如期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没有固定时间也不要紧,抓紧练习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应:练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气就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第二步、气沉丹田

  ①方法:当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大将产生高热,很不舒服。

  ②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钟,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③反应:每次呼气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当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的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时把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③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形成气丘,随着时日和功夫增长,气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强。力量足够时会向下游走,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腰背发热等。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时候,勿忘勿助!意识跟随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引导(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决定的,若力量不够,它就会停下来,待丹田力量充实再继续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即可。

  ②时间:每天可增加练功次数和时间(40~60分钟)。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人经过数小时、数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关过程为正常生理现象,人人可通,极个别通不过的另有原因。

  ③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名门处感觉真气活跃,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头很猛,一次冲过督脉;有的行行驻驻,数日方过;有的像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通督前后身体可能不稳,注意及时调整。头部感觉箍紧,有时沉闷不适,为正常现象。此阶段异常关键,不可疑虑放松。

  第五步、小周天成

  ①方法:真气过玉枕、百会后,向下经鹊桥(舌抵上颚)入壬脉。小周天就已经通了!此时,一吸气真气入脑海,一呼气真气入丹田。此后,原则上还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会出现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百会,灵活掌握。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60分钟或更长。

  ③反应:此步初期,可能各种触动现象不断,十余天即可消失。

  练习气功的要领:

  (1)松静相辅,顺乎自然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达到卧之舒适。站、坐两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

  放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识的放松,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过于集中,要消除紧张状态,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

  静,是指相对安静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体会悠闲自得,在意识方面强调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总之,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关键,掌握得好,可以迅速获得良效,掌握不当,往往会出偏差。

  (2)练意练气,意气合一

  气功之气,主要是指真气(元气)。练气之初,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虽然如此,但不论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甚至可达二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

  呼、吸气的锻炼,必须由浅入深,由快至慢,逐渐练习,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练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练意:一为排除杂念,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达到入静的要求。

  练功过程中怎样把练意和练气结合起来?开始锻炼呼吸时,同时也要意守呼吸,以帮助呼吸尽快练好。待深长。均匀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随呼吸起落。当呼吸锻炼得很纯熟时,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达到气贯丹田,此时,单纯意守丹田即可以了。这样练气练意,二者就能密切结合,实现意气合一,使真气充沛,达到治病健身。

  (3)情绪平衡,心情舒畅。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4)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练功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增加逐渐显现出来的。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掌握得比较熟练,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

  (5)练养相兼,密切结合。

  练养相兼,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功,不注意合理休养,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合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至一生,都应当注意。

  (6)固定功法,功时适宜。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仅限于个别人练习,尚未完全公开,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难定论。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选择1~2种合适功法,进行锻炼,这样既便于掌握,又易获效果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严重者可产生偏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用力过大,一味追求深长缓慢,或意守强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觉,结果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头痛头昏,精神紧张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显,由轻到重,当开始有所表现时,纠正比较容易,需时也短,如果偏差已经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此练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形成偏差。

气功养生 详解气功的练习方法和要领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秘方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损伤或外伤引起关节软骨退变脱落,关节囊,滑膜、韧带及肌肉萎缩等病理改变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受限。中医称“漏肩风”、也称“冻结肩”。

本病预防当必采用正确的睡眠姿式,睡眠时上肢应向前伸,或轻度上举位,避免上肢压于身体下侧,尤其老年人。肩外伤,不应固定于传统位置,上臂应置自然下垂外旋位,最好固定于外展上举位。

遇有轻微外伤,应将上肢保持外展上举位休息,尤其肩撕裂,并保持固定二周。

肩关节外伤手术后,固定时间缩短。最好不超过三周,以免肌肉,软组织废用性萎缩。

避免寒受、劳累。

本病虽然病程较长,但通过适当的治疗都能痊愈。若早期发病而未及时治疗,就会使肩关节疼痛加重,功能障碍,久之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软组织废用性萎缩。

中药熏洗法

用药生芪、当归、川芎、桂枝、荆芥、防风、细辛、桑枝、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肉桂、僵蚕、天麻、乳香、羌活。 将上药置脸盆中,水加至多半盆,煮20分钟后,用毛巾蘸热敷洗肩关节。洗后避风。每日洗一至二次,一付药洗七天,每次洗完将药盆放到阴凉处。

针灸


取穴肩髃、巨骨、肩髎、臑俞、肩点臂臑、条口等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按摩推拿疗法


1按揉穴位舒筋法:病人取坐位,上肢肌肉关节呈松弛状态。术者立在侧方,一手拿住患臂腕部,另一手拇指由上肢远端取穴至近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舒筋作用。

2痛点按揉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韧带放松。术者立侧方,一手点按痛点的上方,另一手按揉痛点的下方,双手并用,逐渐下移,反复5~10次。

3腋下舒筋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在侧方,一手握住病人上肢,另一手拿病人腋下大筋。手法要适当,以病人能够耐受为限。

4肩关节按揉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于侧方,一手握住病人腕部,另一手按揉肩关节,先按揉内侧,后外侧,继而肩背部。手法要先轻后重。

5肩胛推按法:病人取坐位,双手扶膝,肩背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方,以双手拇指推按肩胛肌肉及关节,先从肩胛手缘开始,逐渐向下。

6腋下牵位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关节放松。术者立在侧方,一手牵拉病人腕部,另一手拳在腋下做顶推,两手动作协调有力。

7肩臂旋前、旋后法:病人取坐位,肩肘关节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侧方,一手扶按肩关节,另一手握住病人肘关节,反复作旋前、旋后运动。两手要协调,切不可用蛮力,以免拉伤肌肉组织。

8平拉舒筋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松。术者立在后测方,一手拉住病人腕部作上下抖动,另一手推按肩部,两手用力相反。 通过按摩推拿起到松驰肌肉,活血化瘀,解痉消肿,松解粘连,活动关节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物理疗法


如超短波、红外线、频谱仪照射、蜡离子导入等。

封闭疗法


用强的松龙注射液25毫克加0.5%普鲁卡因10毫升,痛点封闭,每周一次。

功能锻炼


除采用上述办法外,自己可以加强锻炼,主动做旋转上肢,上举,后伸锻炼,促进早日康复。

  三、练功须知

  (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

  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

  呼气时真气下行进入丹田,为达此目的,必须先聚集真气,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时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开始就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②时间:如果想如期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没有固定时间也不要紧,抓紧练习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应:练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气就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第二步、气沉丹田

  ①方法:当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大将产生高热,很不舒服。

  ②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钟,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③反应:每次呼气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当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的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时把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③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形成气丘,随着时日和功夫增长,气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强。力量足够时会向下游走,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腰背发热等。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时候,勿忘勿助!意识跟随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引导(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决定的,若力量不够,它就会停下来,待丹田力量充实再继续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即可。

  ②时间:每天可增加练功次数和时间(40~60分钟)。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人经过数小时、数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关过程为正常生理现象,人人可通,极个别通不过的另有原因。

  ③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名门处感觉真气活跃,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头很猛,一次冲过督脉;有的行行驻驻,数日方过;有的像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通督前后身体可能不稳,注意及时调整。头部感觉箍紧,有时沉闷不适,为正常现象。此阶段异常关键,不可疑虑放松。

  第五步、小周天成

  ①方法:真气过玉枕、百会后,向下经鹊桥(舌抵上颚)入壬脉。小周天就已经通了!此时,一吸气真气入脑海,一呼气真气入丹田。此后,原则上还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会出现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百会,灵活掌握。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60分钟或更长。 ③反应:此步初期,可能各种触动现象不断,十余天即可消失。

  练习气功的要领:

  (1)松静相辅,顺乎自然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达到卧之舒适。站、坐两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

  放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识的放松,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过于集中,要消除紧张状态,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

  静,是指相对安静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体会悠闲自得,在意识方面强调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总之,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关键,掌握得好,可以迅速获得良效,掌握不当,往往会出偏差。

  (2)练意练气,意气合一

  气功之气,主要是指真气(元气)。练气之初,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虽然如此,但不论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甚至可达二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

  呼、吸气的锻炼,必须由浅入深,由快至慢,逐渐练习,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练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练意:一为排除杂念,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达到入静的要求。

  练功过程中怎样把练意和练气结合起来?开始锻炼呼吸时,同时也要意守呼吸,以帮助呼吸尽快练好。待深长。均匀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随呼吸起落。当呼吸锻炼得很纯熟时,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达到气贯丹田,此时,单纯意守丹田即可以了。这样练气练意,二者就能密切结合,实现意气合一,使真气充沛,达到治病健身。

  (3)情绪平衡,心情舒畅。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4)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练功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增加逐渐显现出来的。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掌握得比较熟练,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

  (5)练养相兼,密切结合。

  练养相兼,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功,不注意合理休养,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合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至一生,都应当注意。

  (6)固定功法,功时适宜。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仅限于个别人练习,尚未完全公开,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难定论。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选择1~2种合适功法,进行锻炼,这样既便于掌握,又易获效果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严重者可产生偏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用力过大,一味追求深长缓慢,或意守强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觉,结果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头痛头昏,精神紧张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显,由轻到重,当开始有所表现时,纠正比较容易,需时也短,如果偏差已经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此练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形成偏差。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