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通过干扰凝血过程的某些环节,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临床床上主要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预防中风或其他血栓性疾病,目前常用的抗凝血药分三类:肝素类,口服抗凝药和抗凝血酶类。

肝素类,有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血药又有香豆素类、利伐沙班、和抗凝血酶类,抗凝血药主要使用症包括:

1、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比如心肌梗死,肺栓塞、血栓性静脉炎和术后血栓形成。

2、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比如细菌性脓毒血症,胎盘早期剥离,恶性肿瘤细胞溶解,早期应用可防止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的消耗。

3、介入治疗的抗凝。

4、血液透析的抗凝。

5、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抗凝。

抗凝血酶是什么意思

抗凝血酶是一种由肝产生的糖蛋白,可灭活凝血系统几种酶类。

抗凝血酶能够灭活人体的10因子和2因子,并且抗凝血酶占血浆生理性抗凝活性的75%以上;抗凝血酶主要由人体的肝脏和血管的内皮细胞产生,除能够灭活10因子和2因子以外,还能够灭活9因子、11因子和12因子;抗凝血酶和肝素结合以后,抗凝血酶的结构变化、活性中心暴露会有更强的抗凝作用。抗凝血酶是人体最主要的抗凝物质,能够预防血栓形成。

只有人体的抗凝血酶正常发挥作用,人体的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才能够互相配合,既保持血流的通畅也可避免血栓和出血的情况。如果抗凝血酶偏高,外源性的凝血时间延长,临床上就会表现有出血的倾向,并且一旦出血很难止血,皮肤粘膜受压容易出现青紫斑。当出现抗凝血酶偏高的现象,说明有可能有血液方面,肾脏方面,肝脏方面等问题,要及早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进行相关的治疗。

抗凝血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抗凝血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有出血、过敏、胃肠道反应等。抗凝血药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它血栓性疾病,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

1.出血:

是抗凝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由于抗凝血药物可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抑制凝血因子的功能,而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此时可能造成出血,且出血后不易止血。表现为各种粘膜出血、关节腔积血和伤口出血以及脑出血等等,应仔细患者,控制剂量及监测凝血时间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使凝血活酶时间维持在正常值的一点五到二点五倍,可减少这种出血的风险。

2.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对抗凝血药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这时候会出现一些皮肤的过敏,比如红疹瘙痒或者是皮炎的现象,严重甚至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出现这种现象,一定要停止服用药物。

3.胃肠道反应:

某些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可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害,导致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凝血障碍患者为什么服用抗血小板药

凝血障碍患者一般不能服用抗血小板药,所以不存在凝血功能患者为什么服用抗血小板药的说法。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该类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黏附、释放、聚集,从而可以起到阻止血栓形成的功能。凝血功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凝固障,可有出血、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患有凝血障碍的患者一般不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否则容易导致出血现象加重。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血管壁异常、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异常等因素影响所致,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K1片、酚磺乙胺片等止血的药物治疗。

凝血障碍患者平时还要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预防磕伤碰伤,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些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比如鱼肉、牛肉、苹果、菠菜等。

本文Hash:fbec5384d22d05795635ed451f8424de8f351f34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